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Wilforine可增强MDR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Go_Viola 2022-02-18 阅读 128
人工智能

摘要:多重耐药(MDR)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p-糖蛋白(P-gp)的过度表达是导致化疗耐药性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从天然产物中开发新的P-gp抑制剂是对抗MDR癌症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在天然倍半萜化合物中,倍半萜吡啶类生物碱表现出多种生物特性。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wilforine对P-gp表达和功能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了wilforine介导的P-gp抑制的分子机制和动力学模型。

子对接(Molecular docking)是基于结构药物设计的核心模拟手段,依据受体与配体作用时的几何匹配和能量匹配过程,模拟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预测两者间最佳的结合模式和结合亲和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技术,科研人员可以进行基于结构的药物虚拟筛选,药物分子的结构改造,配体和受体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等工作,从而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在Discovery Studio这一分子模拟的综合平台中,分子对接程序包含Libdock、CDOCKER、Flexible Docking,这三种对接算法各有优势,能够满足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多种应用需求,为其提供配体受体间相互识别的“利器”。

Wilforine可增强MDR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

Ref:Phytomedicine. Accepted 30 April 2020, IF=4.268

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0.153239

一、研究背景

多重耐药(MDR)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广泛研究了MDR的多种细胞机制,例如调节细胞凋亡的转录信号通路,恢复DNA修复能力,改变肿瘤微环境诱导获得性耐药各种疗法,以及并减少药物的细胞内积累增加磷酸腺苷的流出活动盒(ABC)转运蛋白。在人类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p-糖蛋白(P-gp, ABCB1)、多重耐药相关蛋白1 (MRP1, ABCC1)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 ABCG2)是最常见的耐药原因。P-gp的分子活性必须由ATP水解的能量引发。P-gp广泛分布于全身,可保护细胞免受异种生物和有毒物质的侵害。然而,已在多种类型的MDR癌症中发现P-gp的过度表达,许多抗癌药物(例如紫杉烷、长春花生物碱和蒽环类药物)是P-gp的底物。因此,联合使用低毒性P-gp抑制剂是治疗MDR癌症的一个有前景的方法。

雷公藤是一种木本藤本植物,它含有许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成分,其中倍半萜吡啶类生物碱如wilforine、wilfordine、wilforgine是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但是并没有对他们的机制做过多的阐明。另外,尚未研究人癌细胞中的MDR逆转能力。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wilforine对P-gp表达和功能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了由wilforine介导的P-gp抑制的分子机制和动力学模型。此外,在MDR癌细胞系中评估了wilforine的MDR逆转能力,证明了将wilforine与现有的化学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可被认为是抗MDR癌症的潜在治疗方法。

研究过程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做了一系列生物实验验证了Wilforine是P-gp底物,竞争性结合导致了P-gp构象的变化。Wilforine对P-gp外排功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P-gp ATP酶活性,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Wilforine并不影响verapamil对P-gp ATP酶的活性。由于P-gp的结构包含两个疏水性跨膜结构域(TMD)和两个亲水性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BD),作者猜测Wilforine和verapamil与P-gp的结合位点不同。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作者采用BIOVIA Discovery Studio程序中的CDOCKER进行了分子对接。结果显示wilforine可与P-gp中的LYS177、LYS185、GLU180和LYS883形成相互作用,而维拉帕米与P-gp中的ARG258、SER1073、GLN1077、VAL1076和ILE1111形成相互作用。并且Wilforine和verapamil与P-gp的结合能力很强,结合能分别为98.66 Kcal/mol和54.89 Kcal/mol。总之,Wilforine可能通过与TMD结合而影响P-gp的外排功能。

三 结论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表明Wilforine通过竞争性抑制P-gp外排功能,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刺激基础P-gp ATP酶活性。由于它使MDR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重新敏感,因此在MDR癌症中,Wilforine可能是化学疗法的潜在辅助疗法。

 

图1 wilforine和verapamil与P-glycoprotein的相互作用图

MaXFlow分子模拟与人工智能平台

MaXFlow生物医药智能创新平台,由创腾科技自主研发,旨为不同领域的一线创新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合作共享的B-S架构平台。以“数据自由,模型自由”为理念,在结构模型与预测模型进行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模拟与AI需求的合并,为研发赋能。

  • 填补数据产生保存与数据使用赋能断层
  • 打通空间结构模型与数据预测模型壁垒
  • 合并经典模拟计算与新兴AI预测需求
  • 降低背景知识储备与复杂软件使用门槛

通过便捷的网页端操作,可实现大、小分子模型的构建与优化,动力学模拟,分子对接,分子间相互作用展示。小分子药物方面,通过分子性质计算以及多种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工作流中帮助用户实现数据的挖掘以及相关构效关系的搭建,同时可以通过一键部署的方式实现药代动力学及不同目的的AI预测与共享。对于大分子,基于流行AI模型的运用,更加准确的实现大分子间相互作用预测。多样的APPs为大分子药物研发提供可靠保障。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