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AUTOSAR_RS_Features》,算是一个需求性的文件。看起来还是有一些信息值得总结的,而这份文件没想到还看了好长时间。今天看看服务相关的要求。
在工作过程中以及与别人的沟通中,其实服务层接触到的频次还是很高的。我一直觉得这部分其实有比较高的复杂度。今天看这份文件,到时没有看到太多的描述信息。接下来逐条看看。
这个多少让我想到了AUTOSAR的架构,服务层其实是从最下面一直到RTE,中间接触了其他的各个层级的。而这个也就体现出来了这个服务层是可以从各个基础软件的层去访问的。
非易失性存储的操作需要标准化,而这部分的最终实现是在服务层。我觉得类似的功能的确是很有必要的,嵌入式相比PC上软件开发麻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类似接口的不统一导致的。
提供通信服务的同时,可以做到隐藏通信协议以及消息属性,让应用软件的设计专注于数据本身。
提供系统时间服务,这部分在我现在的工作经历中其实是遇到的很少的。少有的几个有时间服务需求的控制器倒也都是特殊的。
支持系统诊断功能,这个服务大部分是MCU以及硬件不相干的。似乎,从这个描述上反倒得到一个结论:这部分功能还是可能与MCU和硬件有一定关系的。
支持模式以及状态的管理。其中,网络管理等功能也都隶属于这部分。
提供系统范围内的加密功能。
支持看门狗的标准化处理。
支持相对时间的测量。
我觉得这部分很可能就是指OS的部分功能吧?
这样,服务层相关的信息基本上过完了。相对来说比较泛泛,但是也有一点点收获,慢慢地继续下去,AUTOSAR的神秘面纱应该还是可以揭开的。我缺少的应该不是工程构建能力,对于这东西,我缺少的还是常识以及概念的理解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