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基于Django的博客管理系统

朱悟能_9ad4 2023-09-01 阅读 39
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覆盖范围分

广域网   城域网   局域网             个人区域网

2.按照所属用途分

专用网  公用网

(专用网络,比如早期的银行,政府,军队,不能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混着用,公用网:你在外面就可以连的网,比如你出去玩,外面给你提供的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逻辑组成部分

1.核心部分 (通信子网)

负责进行数据传输的那些设备归集在一起,称为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的工作方式:即通信子网如何将数据进行远距离快速传输

1.1电路交换

电话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拨号(连接的建立 )  申请本次通信所需要的线路资源,它具有独占性

                   通话(数据传输)       在所申请的线路中进行传输

                  挂断(释放连接)        归还所占用的资源

1.2 分组交换

另外一种数据的传输方式:称为分组交换

它利用存储转发的思想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路由器的用途就是转发分组即存储交换

每个分组可以随意的选择路径走(也就是路由器存储),那么到终点这些分组肯定有先到的后到达的,我们这就利用了它的特殊的控制信息,也就是前面的首部,将报文恢复为原始数据

分组交换的思想:数据源产生待发送的数据,按照网络要求,会将其切分成若干个小块(分组),然后为每一个分组加上(特殊的)控制信息,投放到网络中,网络通信设备会接收存储起来,之后,它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路径为每个分组再次转发分组,到终点后会按照安装原始的顺序进行组装,恢复原始数据

两种方式的特点     重点

1.电路交换属于资源预留型交换方式,适合于大块数据连续传输

2.分组交换属于存储转发思想,适合离散数据的传输

2.边缘部分  (资源子网)

边缘部分:由主机(计算机构成)

计算机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产生资源,处理资源(数据)

本质上内容:数据产生的主体----------进程(运动着的软件)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主体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进程通信的方式:

1)客户/服务    模式          客户进程/服务器进程

                                            IE/WWW

其中:客户进程是通信的发起者,服务进程是被动接收者

2)点对点  Peer   To   Peer

点(Peer)可以在客户和服务进程角色间进行交换

三,计算机网路性能指标

1.速度指标

1)速率 bit/s   b/s(kb/s  mb/s g/s   10^3)某设备某网络传输数据能力

2)带宽  20M/s   极限工作速率(达不到)

3)  吞吐量 (实际工作速率)b/s

单位时间内实际传输数据的能力=(传输数据大小)/ (实际花费的时间)

2.时间指标

1) 时延  从A点到B点所耗用的时间

A-->B  所经过路径比较复杂,所以消耗的时间也不同,所以进行细致划分

2)发送时延   s  可定量计算

发送时延=(数据块大小bit)/ (宽带b/s)

3)传播时延   s    可定量计算

A->B 有一定的线路传输距离,在这个距离上,数据从A到B所花的时间

传播时延=(线路距离m)/线路传输数据速率(m/s)

4) 排队时延     s   不可定量计算

5)处理时延     s  不可定量计算,与设备有关

3.往返时延RTT

是动态变化的 A到B一个来回所耗费的时间

4.时延带宽机

时延×带宽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