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布式系统中,"缓存击穿"是指缓存中某个数据失效的瞬间,大量的并发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导致数据库压力骤增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热点数据的缓存失效时,因为所有请求都会在几乎同一时间尝试重新加载数据到缓存中,从而对后端数据库造成巨大压力。
为了避免缓存击穿,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互斥锁(Mutex)。下面是如何使用Redis互斥锁来解决缓存击穿问题的一种实现思路:
使用Redis互斥锁的流程:
- 尝试获取锁:当一个请求到来时,首先尝试获取一个互斥锁,这个锁可以是Redis中的一个键值对,例如
lock:hot_data_key
。使用SETNX
或SET
命令的NX
(仅在不存在时设置)选项来尝试获取锁。 - 检查缓存:如果获取锁成功,检查缓存中是否已有数据。如果有,释放锁并直接返回缓存中的数据。
- 加载数据:如果缓存中没有数据,从数据库中加载数据,同时设置缓存和释放锁。
- 锁超时:为了避免死锁,互斥锁应设置一个合理的超时时间(TTL)。如果锁的持有者因某种原因未能及时释放锁,超时时间可以确保锁最终会被自动释放,以便其他请求可以尝试获取锁。
- 异常处理:在加载数据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应确保在异常处理代码中释放锁。
示例代码(使用Jedis或Lettuce等Redis客户端):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 class CacheBust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KEY = "lock:hot_data_key";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LOCK_TTL = 30; // 锁的超时时间,单位秒
public String getDataFromCacheOrDB(String key) {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try {
// 尝试获取锁
String lockValue = UUID.randomUUID().toString();
if (jedis.set(LOCK_KEY, lockValue, "NX", "EX", LOCK_TTL) == "OK") {
try {
// 检查缓存
String cachedData = jedis.get(key);
if (cachedData != null) {
return cachedData;
}
// 缓存未命中,从数据库加载数据
String dbData = loadDataFromDB();
if (dbData != null) {
jedis.setex(key, 60 * 60, dbData); // 缓存数据,例如设置1小时有效期
}
return dbData;
} finally {
// 释放锁
releaseLock(jedis, LOCK_KEY, lockValue);
}
} else {
// 锁已被其他线程获取,直接从缓存获取数据
return jedis.get(key);
}
} finally {
jedis.close();
}
}
private String loadDataFromDB() {
// 从数据库加载数据的逻辑
return "data_from_db";
}
private void releaseLock(Jedis jedis, String lockKey, String lockValue) {
String script = "if redi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 KEYS[1]) else return 0 end";
Object result = jedis.eval(script,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lockKey),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lockValue));
if (result.equals(1L)) {
// 锁成功释放
}
}
}
请注意,上面的代码示例使用了eval
命令来执行Lua脚本,以原子性地检查锁值并释放锁,避免在释放锁时发生竞态条件。
使用互斥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缓存击穿,但也要注意锁的超时时间设置要合理,以及在高并发场景下锁的性能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