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堆的结构实现与应用

weednoah 2024-02-22 阅读 8
d251e795b583456e8b0b127acef3c852.png

HTTP 常见字段有哪些?

Host 字段

客户端发送请求时,用来指定服务器的域名

有了 Host 字段,就可以将请求发往「同一台」服务器上的不同网站。

Content-Length 字段

服务器在返回数据时,会有 Content-Length 字段,表明本次回应的数据长度。

如上面则是告诉浏览器,本次服务器回应的数据长度是 1000 个字节,后面的字节就属于下一个回应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 HTTP 是基于 TCP 传输协议进行通信的,而使用了 TCP 传输协议,就会存在一个“粘包"的问题,HTTP 协议通过设置回车符、换行符作为 HTTP header 的边界,通过 Content-Length 字段作为 HTTP body 的边界,这两个方式都是为了解决“粘包”的问题。

Connection 字段

Connection 字段最常用于客户端要求服务器使用「HTTP 长连接」机制,以便其他请求复用。

HTTP 长连接的特点是,只要任意一端没有明确提出断开连接,则保持 TCP 连接状态。

HTTP/1.1 版本的默认连接都是长连接,但为了兼容老版本的 HTTP,需要指定 Connection 首部字段值为 Keep-Alive 

开启了 HTTP Keep-Alive 机制后, 连接就不会中断,而是保持连接。当客户端发送另一个请求时,它会使用同一个连接,一直持续到客户端或服务器端提出断开连接。

Content-Type 字段

Content-Type 字段用于服务器回应时,告诉客户端,本次数据是什么格式。

上面的类型表明,发送的是网页,而且编码是UTF-8。

客户端请求的时候,可以使用 Accept 字段声明自己可以接受哪些数据格式。

上面代码中,客户端声明自己可以接受任何格式的数据。

Content-Encoding 字段

 Content-Encoding 字段说明数据的压缩方法。表示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使用了什么压缩格式

上面表示服务器返回的数据采用了 gzip 方式压缩,告知客户端需要用此方式解压。

客户端在请求时,用 Accept-Encoding 字段说明自己可以接受哪些压缩方法


这期就到这里 , 下期见!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