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_01

操作系统的目标

有效性(大中型计算机OS)
  1.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2. 提高系统吞吐量,使计算机工作流程更加合理(吞吐量:计算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方便性(微型计算机OS)
可扩充性(采用新的微内核结构和客户服务器模式,便于增加新的功能和模块)
开放性(遵循世界标准规范,即适用于各种设备)

操作系统(OS)的作用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间接口
  1. OS是一个系统软件,因此接口是软件接口。
  2. OS位于计算机与硬件之间,用户通过OS使用计算机系统。
  3. 命令方式:DOS命令、Linux命令、UNIX命令
  4. 系统调用方式:DOS系统调用方式、Linux系统调用方式、UNIX系统调用方式、Windows系统调用方式
  5. 图标窗口方式
OS作为计算机资源管理者
  1. 资源:处理器(分配控制处理机)、存储器(内存分配与回收)、I/O设备(I/O设备的分配与操作)、信息(文件的存取、共享与保护)
实现对计算机资源抽象

多道批处理系统

  • 优点:多道程序可以同时运行,提高CPU、I/O和内存利用率、增加系统吞吐量、平均周转时间长(周转时间:作业从进入开始直到其完成并退出系统所用时间)
  • 缺点:无交互能力

分时系统

  • 推动分时系统产生的动力:用户的需求
  • 关键问题:如何使用户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即系统及时接收、及时处理用户的命令
  • 作业直接进入内存并设置时间片
  •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