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转向管理,对一个技术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之前面对的是一心一意专研技术就好了。而人是个复杂的动物,不像技术那样冷冰冰的,只要攻克了就拥有一种战胜困难的欲望与动力,非常有成就感。而人的管理,非常复杂,要讲团队合作,关系下属,搞好气氛,让新人融入团队,关注他的个人成长,生活,心态,学习,提升,沟通,工作,考核等等,维度是多象限的,从原有的技术男思想转变成管理角色是一个过渡。
总结一下,这几年对工作管理的感悟,其实还是有很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的内容,为了提供团队整体作战能力,提高工作响应机制和整体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管理工作。有必要重新考对现有的团队与工作,重新定义岗位职责,结合集团化管理思路,迎合数字化转型管理需要。将团队重新拆分前台,中台,后台,再结合专业线对现有团队横向与纵向拉通。将现场,系统,网络,安全,数据库等都做一个明确的岗位描述,提升团队整体专业化程度。确保基础架构整体能力有所提升,让权,职,责,利更清晰化。避免一人担多岗多责情况,避免每项工作无法彻底落实执行到位,导致管理缺失与隐患存在,不利未来整体基础架构团队工作开展。
一. 组织架构
桌面组(含现场MES运维),系统组,网络组,DBA组,安全组,开发与运维组.
基于内部工作分工,提炼关键工作重点,抓重点,抓执行,抓结果。对工作不断优化,复盘,改进,形成有效流程体系与管理标准辅助日常工作支持。防止错误一次次再犯。将关键工作,存在隐患内容形成工作闭环,持之以恒,不断改善。
二. 基础架构部门管理重点工作内容:
1.基于公司战略发展计划,每年做好IT年度规划,预算决策分析,总结报告;
2.结合业务发展,规划未来3~5年长远规划与之业务发展匹配,做好投入产出分析;
3.建立学习型组织,将组织活力激活,稳定团队,构建和谐有冲劲的团队;
4.部门工作调配,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岗位职责制定,团队建设,氛围,活动,拓展,学习培训管理;
5.核心业务管理工作:保障业务应用,系统,网络,数据,安全,健康运行,提前做好业务规划保障机制;
6.制定行之有效的IT保障制度:信息安全体系文件(等级保护,设计技术要求,评测要求,测评过程,定级,应急演练),机房现场管理制度,IT项目管理制度,IT治理制度,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综合布线与光缆接入施工管理规范,终端安全管理办法,各种网络设备管理手册等
7.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投入产出分析,汇报,申报,实施,过程管控,落地执行计划推进;
8.流程优化:IT申请流程,项目实施流程,资产管理流程,桌面运维受理流程,故障申报流程,应急响应机制流程,数据备份恢复流程等;
9.标准:
(1).筹备新工厂(调研表涉及内容,界限,规模,预算,投入产出分析形成一套标准体系,不断优化,未来可以做复制,快速导入,提高建厂速度)
(2).运维标准:硬件设备,网络,系统,应用,数据库运维管理形成体系化运维标准,导入数据化,网格化管理,周而复始,不断优化提升;
(3).人员绩效管理标准:考核范围,系数,内容,提升,奖励,惩罚等机制。
(4).项目实施标准:需求提出模板,需求逻辑分析,规划设计方案,实施(前期关键用户参与测试,检查,培训,宣贯,上线前动员,问题跟踪列表),交付标准,验收标准。
三.总结
以上只是我个人多年待在企业IT部门,针对IT基础架构管理涉及的几个点,不能以偏概全,还要从总体面去考虑,欢迎各位博友探讨交流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