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D(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依据生物化学、酶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针对这些基础研究中所揭示的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及核酸等潜在的药物设计靶点,并参考其它类源性配体或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以计算机化学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计算和预算药物与受体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药物与靶点的结构互补、性质互补等,设计出合理的药物分子。它是设计和优化先导化合物的方法,特别是在食品、生物、化学、医药方面应用广泛
1.蛋白-蛋白对接
1.1蛋白-蛋白对接的应用场景
1.2相关程序的介绍
1.3目标蛋白的收集以及预处理
1.4使用算例进行运算
1.5关键残基的预设
1.6结果的获取与文件类型
1.7结果的分析
以目前火热的靶点PD-1/PD-L1等为例。
2.蛋白-多肽对接
2.1蛋白-多肽的应用现状
2.2相关的程序介绍
2.3靶点蛋白及多肽的收集和处理
2.4蛋白-多肽分子对接
2.5相关结果的分析
以目前火热的新冠多肽药物为例。
操作流程介绍及实战演示
3.涉及金属酶蛋白的对接
3.1 金属酶蛋白-配体的背景介绍
3.2蛋白与配体分子的收集与预处理
3.3金属离子的处理
3.4金属辅酶蛋白-配体的对接
3.5结果分析
以人类法尼基转移酶及其抑制剂为例
1.柔性对接
1.1柔性对接的使用场景介绍
1.2柔性对接的优势
1.3蛋白-配体的柔性对接
重点:柔性残基的设置方法
1.4相关结果的分析
以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与配体1CK为例
2.共价对接
2.1两种共价对接方法的介绍
2.1.1柔性侧链法
2.1.2两点吸引子法
2.2蛋白和配体的收集以及预处理
2.3共价药物分子与靶蛋白的共价对接
2.4结果的对比
以目前火热的新冠共价药物为例。
3.蛋白-水合对接
3.1水合作用在蛋白-配体相互作用中的意义及方法介绍
3.2蛋白和配体的收集以及预处理
3.3对接相关参数的准备
重点:水分子的加入和处理
3.4蛋白-水分子-配体对接
3.5结果分析
以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BP)与尼古丁复合物为例
更多内容请查阅链接:腾讯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