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代码随想录|●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701.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 450.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力扣题目链接(opens new window)

给定一个二叉搜索树, 找到该树中两个指定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

百度百科中最近公共祖先的定义为:“对于有根树 T 的两个结点 p、q,最近公共祖先表示为一个结点 x,满足 x 是 p、q 的祖先且 x 的深度尽可能大(一个节点也可以是它自己的祖先)。”

例如,给定如下二叉搜索树:  root = [6,2,8,0,4,7,9,null,null,3,5]

代码随想录|●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701.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 450.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_二叉搜索树

示例 1:

  • 输入: root = [6,2,8,0,4,7,9,null,null,3,5], p = 2, q = 8
  • 输出: 6
  • 解释: 节点 2 和节点 8 的最近公共祖先是 6。

示例 2:

  • 输入: root = [6,2,8,0,4,7,9,null,null,3,5], p = 2, q = 4
  • 输出: 2
  • 解释: 节点 2 和节点 4 的最近公共祖先是 2, 因为根据定义最近公共祖先节点可以为节点本身。

说明:

  • 所有节点的值都是唯一的。
  • p、q 为不同节点且均存在于给定的二叉搜索树中。

解析:

二叉搜索树是二叉树的变种,所以用二叉树的通用解法也是可以的,可以见上一篇文章的解法,这里贴在这儿。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TreeNode root, TreeNode p, TreeNode q) {
        if(root == null || root == p || root == q){
            return root;
        }
        TreeNode left = lowestCommonAncestor(root.left,p,q);
        TreeNode right = lowestCommonAncestor(root.right,p,q);
        if(left == null && right == null){
            return null;
        }
        if(left == null)
            return right;
        if(right == null)
            return left;
        return root;
    }
}

既然是二叉搜索树,肯定有更加简单的方法,主要就是利用好二叉搜索树的特性,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这样的话,如果p和q的值都比二叉树根节点大,就需要在root的左子树寻找,如果p和q的值都比二叉树的根节点小的话,需要在root的右子树寻找,否则,说明p和q在二叉树的异侧,返回root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TreeNode root, TreeNode p, TreeNode q) {
        if(root.val < p.val && root.val < q.val)
            return lowestCommonAncestor(root.right,p,q);
        if(root.val > p.val && root.val > q.val)
            return lowestCommonAncestor(root.left,p,q);
        return root;
    }
}

701.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力扣题目链接(opens new window)

给定二叉搜索树(BST)的根节点和要插入树中的值,将值插入二叉搜索树。 返回插入后二叉搜索树的根节点。 输入数据保证,新值和原始二叉搜索树中的任意节点值都不同。

注意,可能存在多种有效的插入方式,只要树在插入后仍保持为二叉搜索树即可。 你可以返回任意有效的结果。

代码随想录|●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701.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 450.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_最近公共祖先_02

提示:

  • 给定的树上的节点数介于 0 和 10^4 之间
  •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唯一整数值,取值范围从 0 到 10^8
  • -10^8 <= val <= 10^8
  • 新值和原始二叉搜索树中的任意节点值都不同

解析:

递归存在返回值,那么如果找到叶子节点,根据val与该叶子节点值的大小对比,将插入的节点放置再叶子节点的左子树还是右子树。然后就是遍历二叉搜索树,如果val大于根节点的值,放在根节点右子树,反之放置在左子树处。

这样的话可以得出: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insertIntoBST(TreeNode root, int val) {
        //终止条件,遇到叶子节点即终止
        if(root == null){
            //创建新的节点值,并向上返回新节点
            TreeNode node = new TreeNode(val);
            return node;
        }
        //如果val大于根节点值,将根节点的右子树承接新的val
        if(root.val < val){
            root.right = insertIntoBST(root.right,val);
        }
        //如果val小于根节点,将根节点的左子树承接新的val
        if(root.val > val){
            root.left = insertIntoBST(root.left,val);
        }
        //最后返回根节点
        return root;
    }
}

450.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

力扣题目链接(opens new window)

给定一个二叉搜索树的根节点 root 和一个值 key,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 key 对应的节点,并保证二叉搜索树的性质不变。返回二叉搜索树(有可能被更新)的根节点的引用。

一般来说,删除节点可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找到需要删除的节点; 如果找到了,删除它。 说明: 要求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O(h)$,h 为树的高度。

示例:

代码随想录|●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701.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 450.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_二叉树_03

解析:

因为是BST,删除结束后还得保持BST,这就需要考虑几种情况:

递归终止条件—>根节点为null,也就是遍历完都没找到,退出循环;或者root.val == key ,也可以退出循环。

如果根节点为null,退出循环的话,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key比root.val大,则在根节点右子树中递归删除操作。root.right = delete(root.right, key)

2、如果key比root.val小,则在根节点左子树中递归删除操作。root.left = delete(root.left, key)


如果root.val == key 退出循环的话,单层递归逻辑为

1、如果root的左子树为null,那么删除此节点后直接返回其右子树即可

2、如果root的右子树为null,那么删除此节点后直接返回其左子树即可

3、如果左右子树均不为空,那么为了保证删除此节点后依然保证BST,就必须在其左子树中找出最大值t,将右子树接到t的右子树中。或者,在其右子树中找出最小值r,将左子树接到r的左子树上。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deleteNode(TreeNode root, int key) {
        //终止条件
        if(root == null) return null;
        //如果根节点的值就是我们要找的这个节点,分两种情况
        if(root.val == key){
            //1、左右子树有一个为null
            if(root.left == null) return root.right;
            if(root.right == null) return root.left;
            //2、左右子树均不为null,为了保证删除节点后依然是BST,会有两种处理方法
            //2-1、在左子树中找出最大值,做放置在原来右子树的位置
            TreeNode t = root.left;
            while(t.right != null) t = t.right;
            t.right = root.right;
            return root.left;
        }else if(root.val < key) root.right = deleteNode(root.right,key);
        else root.left = deleteNode(root.left,key);
        return root;  
    }
}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