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大家好呀,失踪两个月的博主回来了,不要问博主去干什么了?问就是去修炼内功心法去了,时至今日按照我们之前的更新进度,我们应该进入到我们stl的相关内容的学习。那么我们今天就从string开始逐渐给大家介绍我们的stl的内容,但是在介绍之前,我们先笼统的了解一下我们stl的内容。
1.什么是STL
STL(standard template libaray-标准模板库):是C++标准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个可复用的组件库,而且是一个包罗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软件框架。
2. STL的版本
原始版本:
P. J. 版本:
RW版本:
SGI版本:
3. STL的六大组件
这里的容器就是我们的数据结构,然后空间适配器就是我们的内存池。
4.STL的缺陷
1. STL库的更新太慢了。这个得严重吐槽,上一版靠谱是C++98,中间的C++03基本一些修订。C++11出来已经相隔了13年,STL才进一步更新。
2. STL现在都没有支持线程安全。并发环境下需要我们自己加锁。且锁的粒度是比较大的。
3. STL极度的追求效率,导致内部比较复杂。比如类型萃取,迭代器萃取。
4. STL的使用会有代码膨胀的问题,比如使用vector/vector/vector这样会生成多份代码,当然这是模板语法本身导致的。
5.string
5.1 为什么学习string类?
5.1.1 C语言中的字符串
C语言中,字符串是以'\0'结尾的一些字符的集合,为了操作方便,C标准库中提供了一些str系列的库函数,但是这些库函数与字符串是分离开的,不太符合OOP(面向对象)的思想,而且底层空间需要用户自己管理,稍不留神可能还会越界访问。
5.2 标准库中的string类
5.3 string类的常用接口的使用
5.3.1 构造函数
这里我们常用的就这几个,这里我们简单给大家演示一下该使用: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使用记得包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ing s1; // 构造空的string类对象s1
string s2("hello xhj"); // 用C格式字符串构造string类对象s2
string s3(s2); // 拷贝构造s3
string s4(10, 'c');//使用n个字符,构造我们的对象
//注意我这里打印,是需要重载我们的流插入操作符的,之后我们也会在对string类的实现给大家介绍,
//这里为了大家更加直观的感受,我们这里先直接使用即可
cout << s1 << endl;//在有些编译器下就算访问到string类的‘\0'其也不会显示的打印出来。
cout << s2 << endl;
cout << s3 << endl;
cout << s4 << endl;
return 0;
}
结果展示:
5.3.2 string类对象的容量操作
注意:
此外这里我们的shrink_to_fit,这个函数的作用是将string的capacity减到size大小(但是这个函数是不具有约束力的,所以这里也不一定会缩到size大小),这里我们做个简单的了解即可。
代码演示: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使用记得包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ing s1;
s1.reserve(100);//开容量
cout << s1.size() << endl;
cout << s1.capacity() << endl;
s1.resize(10);//开有效数据的空间
cout << s1.size() << endl;
cout << s1.capacity() << endl;
s1.clear();//清空有效数据
cout << s1.size() << endl;
cout << s1.capacity() << endl;
}
结果:
5.3.3 string类对象的访问及遍历操作
这里我们的遍历方式是有多种的,但是对于该底层如何是实现的,我们待会再了解,这里先给大家演示一下,该遍历方式: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使用记得包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ing s1("hello world!");
//[]遍历
for (size_t i = 0; i < s1.size(); i++)
{
cout << s1[i] << " ";
}
cout << endl;
//正向迭代器的遍历
string::iterator it = s1.begin();
while (it != s1.end())
{
cout << *it << " ";
it++;
}
cout << endl;
//反向迭代器的遍历
string::reverse_iterator it1 = s1.rbegin();
while (it1 != s1.rend())
{
cout << *it1 << " ";
it1++;
}
cout << endl;
//范围for
for (auto e : s1)
{
cout << e << " ";
}
cout << endl;
}
结果展示: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反向迭代器是一种从后往前的遍历方式,至于该具体实现,我们以后再和大家讲解。此外,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以下的相关知识:
对于迭代器,上面我们只讲述了该用法,但是对于迭代器,我们需要了解更多一点该相关内容:
此外我们的迭代器一共分为四种:
一种是普通变量的正向迭代器,一种是const变量的正向迭代器,对于const变量我们只能使用const迭代器(涉及到我们的权限问题)而且我们的普通变量的迭代器可以读写,而我们的const迭代器只能读取
另外两种就是反项的两个迭代器
5.3.4 string类对象的修改操作
这里我们的append和我们的+=的效果是一样的,都可以起到在我们对象后面加上一个字符串和单个字符的效果(这是由于函数重载得到的),而我们的push_back只能在后面加上一个字符。
因此:
这里简单的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三个函数的使用方式: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使用记得包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ing s1("hello");
s1 += 'w';
string s2("hello");
s2.append(1,'w');
string s3("hello");
s3.push_back('w');
cout << s1 << endl;
cout << s2 << endl;
cout << s3 << endl;
string s4("hello");
string s5("hello");
s4.append("world");
s5 += "world";
cout << s4 << endl;
cout << s5 << endl;
return 0;
}
结果如下:
这里我们的insert,erase,以及我们的replace,我们都不是经常使用,这里原因是由于这里带来的效率过于低下,那么我们只需要对其做个简单的认识即可。
insert:
insert的作用是在我们指定的位置进行插入,这里有一个下标版本和一个迭代器版本,但是不建议经常使用insert因为这里涉及到效率的问题
erase:
这里我们的npos是:
erase由于是在中间或者头部删除数据的所以效率也是比较低的我们不推荐。
replace:
对于替换这个函数我们这里也不常使用因为这里需要消耗的代价太大。
这里我们就简单的给大家简单的演示一下,该使用方式即可: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使用记得包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ing s1("hello");
s1.insert(2, "xxx");
cout << s1 << endl;
s1.erase(2, 3);
cout << s1 << endl;
s1.replace(0, 5, "world");
cout << s1 << 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然后就是我们的pop_back了,这里就是将最后的一个字符删除即可,大家可以自己演示一下。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个接口是我们的c_str,这里返回的是C语言形式的字符串,那么具体需要了解该是什么,我们需要看一下一下一段代码:
这里的cout<<s1<<endl;和cout<<s1.c_str();这两个得到的值是一致的,但实际上该一个是流提取操作符的重载,一个相当于打印的是char*(也就是返回C语言的字符串,因此这个函数的作用是将C语言和c++进行有些接口进行配合)
紧接着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的find接口,和我们的rfind接口
这里注意我们的主要作用是:从字符串pos位置开始往后找字符c,返回该字符在字符串中的位置
这里注意其返回值是:
与此同时我们的rfind的作用是:从字符串pos位置开始往前找字符c,返回该字符在字符串中的位置
这里我们的find和我们的rfind的使用方式是一致的,那么我们这里就给大家演示其中一个的使用方式。
最后一个我们经常使用的接口就是,substr,该作用就是:在str中从pos位置开始,截取n个字符,然后将其返回。
这里我们返回的也是一个string对象,该使用方式如下:
5.3.4 string类非成员函数
这里我只给大家介绍一个getline接口,对于其他接口,我们在进行模拟实现后,大家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了。
理解我们的getline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小的知识点,这里我们配合一段代码讲解一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使用记得包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ing s1;
cin >> s1;
cout << s1;
return 0;
}
运行结果:
这里我们输入的明明是我们的:hello world,但是实际上我们s1是hello,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呢?
getline是非成员函数,进行的是输入操作,默认这里遇到换行符结束输入字符串。
这里我给大家简单的演示一下:
文章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与我们string相关的最后一类接口:
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个一个具体介绍了,这里大家需要记住的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两个:
我们的to_string就是将我们其他类型转换为我们的string类型,我们的stoi就是将我们的string类型转化为我们的整型。
总结
到这里我们对string各个常用接口的介绍已经到这里了,但是我们一定要经常使用,才会铭记于心,后续为了加强大家的理解,小编会给大家带来我们string类的相关模拟实现。请大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