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分配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对员工行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进而影响医院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新医改方案提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有效的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医院的公益性的发挥,内部运行机制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构建有效的薪酬体系来实现。
医院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成组织目标,通过持续的信息沟通,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达成组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绩效目标的明确、绩效的实施、绩效的评价和诊断、绩效改进的措施等四个阶段。通过对医院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医院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循环管理活动。
医院综合绩效核算系统,系统需要和his系统进行对接,按照设定周期,从his系统获取医院科室和医生、护士、其他人员工作量,对没有录入信息化系统的工作量,绩效考核系统设有手工录入功能(可以批量导入),对获取的数据系统按照设定的公式进行汇算,且设置审核机制,可以退回修正每步核算都可以进行调整和参数设置,能适应医院多种绩效核算方式。
医院绩效管理系统功能特点:
1、科室和岗位管理
建立各核算单元,并对各核算单元的属性进行定义。一般来说,医院科室可以分为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行政科室、后勤科室。 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可自定义各科室的岗位、岗位系数。
2、经济核算
对各核算单元的医疗收入、工作量收入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医疗收入包括检查费、检验费、放射费、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注射费、吸氧费等。
对各核算单元的各项支出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分析。科室支出包括材料费、人员支出、维修费、水电费等。
对各核算单元的收支结余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分析。
3、工作量统计
按照RBRVS的工作原理,对各诊疗项目进行工作量分值进行定义、数据统计、汇总、分析。
基于RBRVS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是以工作量进行核算,结合质量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与工作量、工作质量及成本控制紧密挂钩的一种绩效分配考核模式。该考核模式是基于核算工作量、考核工作质量,再形成绩效分配的高效模式。
4、考核模型设计
根据科室职责设置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标准、计算方法、扣分方法等。
5、数据接口设计
医院绩效管理系统将与HIS系统业务和管理系统进行无缝连接,直接获取绩效考核和核算所需要的各项数据。
6、绩效考核
按照各科室的考核模型,软件平台根据获取的各项数据可以考核得分的计算。
7、绩效工资核算
实现科室绩效工资一次分配核算和二次分配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