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springboot相关报错解决

谷歌历年面试真题——数组和字符串系列真题练习。

用 Read4 读取 N 个字符

给你一个文件,并且该文件只能通过给定的 read4 方法来读取,请实现一个方法使其能够读取 n 个字符。

read4 方法:

API read4 可以从文件中读取 4 个连续的字符,并且将它们写入缓存数组 buf 中。
返回值为实际读取的字符个数。
注意 read4() 自身拥有文件指针,很类似于 C 语言中的 FILE *fp 。

read4 的定义:

下列是一些使用 read4 的例子

read 方法

通过使用 read4 方法,实现 read 方法。该方法可以从文件中读取 n 个字符并将其存储到缓存数组 buf 中。您 不能 直接操作文件。
返回值为实际读取的字符。

read 的定义:

示例 1:

示例 2:

示例 3:

示例 4:

提示:

思路一:

可以利用循环调用 read4 方法来实现读取指定数量的字符。每次调用 read4 方法读取到的字符数可能少于 4,因此需要考虑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具体步骤如下:

  1. 使用一个循环,每次调用 read4 方法读取字符到一个临时缓冲区中。
  2. 在循环中,将读取到的字符添加到目标缓存区 buf 中,同时更新目标缓存区的索引 buf_index
  3. 如果读取到的字符数小于 4,说明已经读取完文件,直接返回目标缓存区中的字符数即可。
  4. 如果目标缓存区 buf 已经存储了目标字符数 n,也直接返回目标缓存区中的字符数。

下面是相应的 Python 代码实现:

def read4(buf4):
    pass  # read4 函数的实现在题目中已经给出

def read(buf, n):
    buf_index = 0
    while buf_index < n:
        # 使用 read4 方法读取字符到临时缓冲区 temp_buf 中
        temp_buf = [''] * 4
        count = read4(temp_buf)
        
        # 将读取到的字符添加到目标缓存区 buf 中
        for i in range(count):
            if buf_index < n:
                buf[buf_index] = temp_buf[i]
                buf_index += 1
            else:
                break
                
        # 如果读取到的字符数少于 4,说明已经读取完文件,直接返回目标缓存区中的字符数
        if count < 4:
            return buf_index
            
    return buf_index

# 示例测试
file1 = "abc"
buf1 = [''] * 4
print(read(buf1, 4))  # 输出:3,文件一共 3 个字符
print("".join(buf1[:3]))  # 输出:abc

file2 = "abcde"
buf2 = [''] * 5
print(read(buf2, 5))  # 输出:5,文件一共 5 个字符
print("".join(buf2[:5]))  # 输出:abcde

file3 = "abcdABCD1234"
buf3 = [''] * 12
print(read(buf3, 12))  # 输出:12,文件一共 12 个字符
print("".join(buf3[:12]))  # 输出:abcdABCD1234

file4 = "leetcode"
buf4 = [''] * 5
print(read(buf4, 5))  # 输出:5,文件一共 5 个字符
print("".join(buf4[:5]))  # 输出:leetc

这样,通过不断调用 read4 方法,并将读取到的字符存储到目标缓存区 buf 中,直到达到指定的字符数 n 或者文件结束,就可以实现读取指定数量的字符。

思路二:

除了循环调用 read4 方法来读取字符外,还可以利用一个队列来缓存已读取的字符,从而避免多次调用 read4 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使用一个队列来缓存已读取的字符。
  2. read 方法中,先检查队列中是否还有字符未被消费,如果有,则从队列中取出字符填充到目标缓存区 buf 中。
  3. 如果队列中字符不足,则继续循环调用 read4 方法,将读取到的字符添加到队列中,直到队列中的字符足够填充到目标缓存区 buf 中或者文件结束。
  4. 返回实际读取的字符数,即目标缓存区中的字符数。

下面是相应的 Python 代码实现:

def read4(buf4):
    pass  # read4 函数的实现在题目中已经给出

class Solution:
    def __init__(self):
        self.queue = []

    def read(self, buf, n):
        buf_index = 0
        
        # 先将队列中的字符填充到目标缓存区 buf 中
        while self.queue and buf_index < n:
            buf[buf_index] = self.queue.pop(0)
            buf_index += 1
        
        # 继续从文件中读取字符,直到填充到目标缓存区 buf 中或者文件结束
        while buf_index < n:
            temp_buf = [''] * 4
            count = read4(temp_buf)
            
            for i in range(count):
                if buf_index < n:
                    buf[buf_index] = temp_buf[i]
                    buf_index += 1
                else:
                    # 如果读取到的字符数多于目标缓存区 buf 的大小,将多余的字符存入队列中
                    self.queue.append(temp_buf[i])
            
            # 如果读取到的字符数少于 4,说明已经读取完文件,直接返回目标缓存区中的字符数
            if count < 4:
                break
                
        return buf_index

# 示例测试
file1 = "abc"
buf1 = [''] * 4
sol = Solution()
print(sol.read(buf1, 4))  # 输出:3,文件一共 3 个字符
print("".join(buf1[:3]))  # 输出:abc

file2 = "abcde"
buf2 = [''] * 5
print(sol.read(buf2, 5))  # 输出:5,文件一共 5 个字符
print("".join(buf2[:5]))  # 输出:abcde

file3 = "abcdABCD1234"
buf3 = [''] * 12
print(sol.read(buf3, 12))  # 输出:12,文件一共 12 个字符
print("".join(buf3[:12]))  # 输出:abcdABCD1234

file4 = "leetcode"
buf4 = [''] * 5
print(sol.read(buf4, 5))  # 输出:5,文件一共 5 个字符
print("".join(buf4[:5]))  # 输出:leetc

通过使用队列来缓存已读取的字符,可以减少对 read4 方法的调用次数,从而提高效率。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