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统计基础【12】

1.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抽样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抽样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抽样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抽样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强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5.某地"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A.质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

6.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有名数。()

7.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有()。

A.平均数小代表性小
B.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C.平均数大代表性小
D.无法进行正确判断

8.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全部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都可简称为()

A.数列
B.变量
C.时期数
D.变量值

9.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为0.9,则回归系数为14.4。()

10.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D.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11.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与组距成正比关系。()

12.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

1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

A.分组组数的多少
B.现象的复杂程度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的多少与结构形式

14.从抽样的方法来看,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15.复合分组是()。

A.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
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D.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16.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17.两种商品2014年、2015年的销售额分别为700万元、1000万元,物价指数上涨了44.93%,则销售量指数为98.57%。()

18.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A.众数等于中位数
B.众数不存在
C.众数等于均值
D.众数等于最大的数据值

19.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20.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资金利税率分组()。

A.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B.都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C.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D.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21.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B.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22.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A.不具有可加性
B.可加或可减
C.具有可加性
D.都不对

23.分布数列就是变量数列。()

24.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A.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B.该市所有自行车
C.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D.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25.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76%

26.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27.某校在校生为12000人,据抽样调查,有20%的学生常在校外用餐,若平均每人月餐费支出为350元,用点估计推算,该校食堂每月餐费毛收入为()。

A.84万元
B.336万元
C.无法确定
D.420万元

28.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29.年距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A.年距增长量÷最初水平    
B.逐期增长量÷最初水平
C.逐期增长量÷前期水平 
D.年距增长量÷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30.下列数列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A.02040506080100
B.04749505153100
C.04849505152100
D.012509899100

31.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报告单位是()

A.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B.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C.该市所有自行车
D.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3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重复抽样的样本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A.原来的二倍
B.原来的四倍
C.原来的二分之一
D.原来的四分之一

33.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总体单位数对比
B.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
C.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
D.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

34.商品价格总指数=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

35.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属性标志表现计算的是()。

A.全及指标
B.样本统计量
C.标志值
D.标志表现值

36.动态数列是由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

37.单一表是指一张表登记()

A.一个总体情况调查表
B.一个项目的调查表
C.一个调查单位的调查表
D.多个调查单位的调查表

38.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无关

39.对全国产棉大省山东、河南、新疆、湖南等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40.某一变量分为两组:15~20,20~25,由此可以判断该变量为一连续变量。()

41.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B.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
C.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D.对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42.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43.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44.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45.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而需要分别计算各自的()。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极差
D.均方差

46.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47.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二者必然相等。()

48.重点调查的资料能推断总体,抽样调查的资料不能推断总体。()

49.由变量y倚变量x回归和由变量x倚变量y回归所得到的回归方程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方程中参数表示的意义不同。()

50.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指出下列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有误?()。

A.Y=-50-0.9X
B.Y=40-0.05X
C.Y=72.8-1.43X
D.Y=-20+40X

51.根据样本各单位的标志值或属性标志表现计算的是()。

A.样本统计量
B.标志表现值
C.标志值
D.全及指标

52.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
B.70—80
C.60—70或70—80都可以
D.60—70或70—80都不可以

53.某市2017年农村人均收入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4800元和10060元,标准差分别为320元和780元,则从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来说()。

A.城市大
B.一样大
C.农村大
D.不可比

54.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55.平均差与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

56.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

A.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
C.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D.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57.全及指标的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所以称为统计量。()

58.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5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平均误差程度。()

60.将全部标志值分成两半,一半小于或等于中位数,一半大于或等于中位数。()

61.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62.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的各种统计指标。()

63.一个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我们称为()。

A.样本指标
B.样本容量
C.样本个数
D.总体单位数

64.某校在校生为12000人,据抽样调查,有20%的学生常在校外用餐,若平均每人月餐费支出为350元,用点估计推算,该校食堂每月餐费毛收入为()。

A.无法确定
B.420万元
C.84万元
D.336万元

65.统计指标按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6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67.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68.变量数列中的开口式分组不能确定组中值。()

69.抽样平均误差()。

A.是反应抽样误差一般水平的指标
B.是一种系统偏误
C.是可允许的误差范围
D.是一种登记误差

70.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普查
D.重点调查

71.总体的大量性是指()

A.有很多总体
B.总体的范围难以确定
C.对总体单位足够数目调查才能了解总体
D.某一个总体特别大

7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A.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C.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73.某市工业企业201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年
B.一年零一个月
C.一个月
D.一日

74.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A.微弱相关关系
B.没有相关关系
C.显著相关关系
D.完全相关关系

75.以下哪种做法影响的不是抽样误差的大小()。

A.抽样方法
B.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C.有意抽取较好或较差的单位进行调查
D.总体单位数

76.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77.标准差系数是测量标志变异程度的一个相对指标,因而其数值的大小与标志值之间的差异无关。()

78.抽样推断中,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都是随机变量。()

79.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变异指标
B.平均指标
C.总量指标
D.相对指标

80.甲、乙、丙三种商品的个体销售量指数分别为106%、94%、112%,则这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为三者的平均数104%。()

8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

82.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83.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8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85.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B.推断总体总量
C.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D.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86.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87.在编制变量数列时,如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值,则采用开口式分组较适宜。()

8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8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资
B.身高
C.文化程度
D.年龄

90.甲乙两个服装厂,在一定时期内服装产量的增长速度相同,则其增长量也相同。()

91.当调查的对象比较集中,调查目的是了解基本情况时,宜采用()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92.不知道总体方差或标准差时无法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93.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94.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全部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都可简称为()

A.时期数
B.变量值
C.数列
D.变量

95.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五个数字是()。

A.标志
B.标志值
C.变量
D.指标

96.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A.该市所有自行车
B.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C.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D.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97.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98.在单位成本指数中,--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99.任何一个分布数列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或100%。()

100.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