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关于唐迟《阅读的逻辑》的总结

一只1994 2022-03-11 阅读 73
网络

注:未完待续

前言:

        唐迟的阅读的逻辑把阅读分为阅读的本质,阅读的方向什么的,有一点道理,但是我觉得太乱,而且有种为了分类而分类的感觉。

        为了更好地应用,我把《阅读的逻辑》分为三大模块:思想上的转变,方法的转变,技巧上的转变。思想上的转变是指在认知上需要对阅读这件事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方法上的转变是指如何读懂这些文章,技巧上的转变是指单纯的做题技巧。


思想上的转变

一,明确我们要考什么?

1,阅读考试文章的范围:只考议论文,不考说明文,因为说明文往往涉及专业背景。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重点关注议论文的行文特点。论点,论据这些都可以用上。

2,阅读的目的:我们仅仅是为了读懂这篇文章,是基于这篇文章来做题。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而不是推论,也就是说,不需要主观的推论,只需要客观的对比,推理。

二,明确阅读方向

1,关注行文特点:主要是有些文章自身很有特点,需要加以利用

2,注意阅读的感情色彩:这点是很惊艳我的,我原先觉得阅读主要是要掌握论点论据什么的,但是文章终归是人写的,如果不理解从作者角度想他想要表达什么,他的思想情感如何,那么文章是很难理解。

3,重点关注阅读的逻辑:唐迟所说的阅读逻辑,其实就是说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相同”“相反”的逻辑的两大部分。

三,个人感悟

        这些阅读的技巧本质上在说什么?在说预判,在说结构。以前的阅读方式可以看做是“流式”的,也就是说,像水流一样,只知道前面的东西,忘记了后面的东西,并且整个阅读过程是线性的,不具有任何结构。

        唐迟想说的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是一个整体的东西,类似于下面这样的东西

struct 文章
{
    struct 文章自身特点
    {
        文章题材
        行文特点      
    };
    struct 作者
    {
        感情色彩
        主旨
    };
    struct 文章逻辑
    {
        句间逻辑
        段间逻辑
    };
};


struct 读者
{
    struct 思想
    {
        我是来干嘛的?我要把文章结构化,并且学会做预判
        这篇文章什么题材?什么特点
        作者怎么想的?
        怎么梳理文章的逻辑?
    }
    struct 方法
    {
    };
    struct 技巧
    {
    };
}

void 读文章(struct 文章,struct 读者);

         我们的目标是在建立起这样的结构之后,最后学会做出预判

答案 预判()
{
    分析文章特点;
    先读题干,预判整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根据句间逻辑预判下一句的内容;
    根据段间逻辑预判下一段的内容;
    边读边画出中心词,预测题目中可能出现的干扰项;
};

方法上的转变

一,如何分析文章特点?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