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做引入前(R2将rip的路由引入到isis区域)(针对换回口来分析)
2.R2配置RIP->ISIS引入(将rip的路由引入到isis区域)
3.做引入前(R2将isis的路由引入到rip区域)(针对换回口来分析)
4.R2配置ISIS->RIP引入(将isis的路由引入到rip区域)
1.在R3引入前(R2将rip的路由引入到isis区域)(针对换回口来分析)
2.R3配置RIP->ISIS引入(将rip的路由引入到isis区域)
3.在R3引入前(R2将isis的路由引入到rip区域)(针对换回口来分析)
4.R3配置ISIS->RIP引入(将isis的路由引入到rip区域)
R1上产生的环回口路由的负载均衡:可以看到每条路由的都有两个传递方式,分别是下一跳为12.2(R2)和13.3(R3)
我学了四五遍才懂了一些(┭┮﹏┭┮真的很难懂啊),希望我的讲解能帮助你一些~~~
一、拓扑图
以下分析,均针对于环回口来解说,比较好理解。
实验时,引入路由的配置都在ASBR上,要时刻牢记:
二、在R2上做双向引入
1.做引入前(R2将rip的路由引入到isis区域)(针对换回口来分析)
2.R2配置RIP->ISIS引入(将rip的路由引入到isis区域)
将所有R2里所有标记为RIP前缀的路由,及接口属于RIP的路由,全部引入到isis区域
3.做引入前(R2将isis的路由引入到rip区域)(针对换回口来分析)
4.R2配置ISIS->RIP引入(将isis的路由引入到rip区域)
--此时R2为单点双向
将所有R2里所有标记为isis前缀的路由,及接口属于isis的路由,全部引入到rip区域
5.产生问题-次优路径
1)**********次优路径**********
2)分析:如何产生次优路径的?
三、在R3上做双向引入
1.在R3引入前(R2将rip的路由引入到isis区域)(针对换回口来分析)
2.R3配置RIP->ISIS引入(将rip的路由引入到isis区域)
将所有R3里所有标记为RIP前缀的路由,及接口属于RIP的路由,全部引入到isis区域
3.在R3引入前(R2将isis的路由引入到rip区域)(针对换回口来分析)
4.R3配置ISIS->RIP引入(将isis的路由引入到rip区域)
--R3的单点双向,同时完成了R2、R3的双点双向
负载均衡
5.分析-负载均衡是如何产生的? (针对环回口)
R1上产生的环回口路由的负载均衡:可以看到每条路由的都有两个传递方式,分别是下一跳为12.2(R2)和13.3(R3)
对于R1而言:
1)分析2.2的路由:
2)分析3.3的路由
3)分析4.4的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