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轴度测量
同轴度的测量误差往往比实际误差大(甚至不可信)是三坐标测量领域的另一个常见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工件分析不深入,测头组件配置不合理,测量方法不恰当。用以下的2种方法可有效解决同轴度测量问题。
解决方法1 如图 a)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mm),当被检测零件的基准轴线长度较长并且基准轴线与被测轴线距离较近时,如果用标准测杆(长度为20mm)测量基准轴线,则第1截面和最后截面的距离肯定小于20 mm,这样到被测轴线时测量误差已经放大10倍以上,测量结果当然难以置信。因此,测量这类零件时,应加大基准轴线首尾2个截面之间的距离,由此减小由于基准轴线偏离而引起的误差。实际操作中,首先选用适当的加长杆使之测量长度足够大,其次选用合适的测头组件,如大的测球或星形测头,以便在测量过程中测杆与工件不发生干涉。
解决方法2 如图b)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mm),当基准轴线与被测轴线较短并且距离较远时,如果用通常的方法评价同轴度,即将测量的基准轴线延长至被测轴线处,再计算出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的2倍得到同轴度误差,这样的测量结果误差往往很大,并且不符合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用先建立公共轴线再评价同轴度的方法。具体方法:先在基准轴线上取2个截面,再在被测轴线上取2个截面,用4个截面的圆心点来构造一条公共轴线,然后分别计算基准轴线和被测轴线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取最大值作为同轴度误差[2]。
2.深孔圆柱度测量
很多深孔圆柱度的测量结果较实际值偏小,把不合格品计为合格。其原因主要是测头组件配置过短,测量深度不够,以至不能发现圆孔锥度问题。
解决方法:
1)给测头配上适当的加长杆,使其能够到达深孔底部;
2)将标准的球形测杆换成星形测头或盘形测头,使其在测量过程中不至于发生误触发;
3)设置好三坐标测量机的探测距离和回退距离等参数,使其在测量直径较小的孔时不至于撞上圆柱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