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


劳苦功高的曳光弹类

 

为了说明移动迭代器还是继续请出曳光弹类: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C

类本身很简单,就是在各个构造函数,赋值运算符输出log信息。

 

移交单个数据

 

效率最低的方式

 

代码: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迭代器_02

程序输出: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迭代器_03

 

可以看出,执行了两次构造函数和一次赋值运算。通过观察代码可以看出,拷贝动作发生了两次。

 

通过移动来提高效率

 

我们当然可以通过调用拷贝构造函数来减少赋值运算,但是C++11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move操作来更加彻底地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

 

代码: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c++11_04

程序输出: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构造函数_05

 

可以看出,执行了一次构造函数和一次移动构造函数。通过观察代码可以看出,拷贝动作只发生了一次。这种改变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代码执行的效率。

 

移交多个数据

 

简单做法

 

如果不作任何思考,代码大致如下: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C_06

 

程序输出: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c++11_07

 

构造函数,默认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分别被执行4次。当然了,对应的string拷贝操作也同时进行。

 

移动迭代器

 

代码实例:

 

问题和单个实例的情况类似,多余的操作有两个:默认构造函数和string拷贝。对于上述问题,C++11给出了如下答案: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C_08

代码首先使用allocator预先取得保存对象的内存空间而不调用初始化函数。

 

然后使用unitialize_copy来迭代调用每个对象的构造函数。这里又存在两种情况:如果只是简单地使用通常的迭代器,那么被调用的将是拷贝构造函 数;本例中使用的make_move_iterator适配器告诉编译器迭代对象是可以移动的,因此调用的是移动构造函数。

 

这种可以生成右值引用的迭代器就是移动迭代器。

 

程序输出: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迭代器_09

 

可以看出,实现了和单个实例同样的高效率。

 

作者观点

 

有机会运用更高的技能以带来更高的效率,这应该是C++程序员的乐趣之一吧。

 

觉得本文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人。

阅读更多更新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面向对象思考】

C++11新特性(52)- 移动迭代器_构造函数_10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