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SpringCloud 第一章:微服务简介与SpringCloud


微服务与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化的核心就是将传统的一站式应用,根据业务拆分成一个一个的服务,彻底地去耦合,每一个微服务提供单个业务功能的服务,一个服务做一件事,从技术角度看就是一种小而独立的处理过程,类似进程概念,能够自行单独启动或销毁,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

微服务

强调的是服务的大小,它关注的是某一个点,是具体解决某一个问题/提供落地对应服务的一个服务应用.狭意的看,可以看作Eclipse里面的一个个微服务工程/或者Module

微服务架构

  • 一个应用应该是一组小型服务,可以通过HTTP的方式进行互通
  • 架构风格,由ALL IN ONE 转变成多服务架构
  • 每一个功能元素最终都是一个可独立替换和独立升级的软件单元
  • 举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微服务架构,而56个民族就是每一个微服务,由56个微服务组成的一个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优点?

  • 每个服务足够内聚,足够小,代码容易理解这样能聚焦一个指定的业务功能或业务需求。
  • 开发简单、开发效率提高,一个服务可能就是专一的只干一件事。
  • 微服务能够被小团队单独开发,这个小团队是2到5人的开发人员组成。
  • 微服务是松耦合的,是有功能意义的服务,无论是在开发阶段或部署阶段都是独立的。
  • 微服务能使用不同的语言开发。
  • 易于和第三方集成,微服务允许容易且灵活的方式集成自动部署,通过持续集成工具,如Jenkins, Hudson, bamboo。
  • 微服务易于被一个开发人员理解,修改和维护,这样小团队能够更关注自己的工作成果。无需通过合作才能体现价值。
  • 微服务允许你利用融合最新技术。
  • 微服务只是业务逻辑的代码,不会和HTML,CSS或其他界面组件混合。
  • 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存储能力,可以有自己的数据库,也可以有统一的数据库

微服务缺点?

  • 开发人员要处理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
  • 运维人员对部署也有一定挑战
  • 服务之间的通信成本
  • 数据一致性
  • 系统集成测试
  • 性能监控
  • 系统部署依赖

微服务技术栈有哪些?

各个技术栈对比

功能点 / 服务框架

Netflix/springcloud

Motan

gRpc

Thrift

Dubbo/Dubbox

功能定位

完整的微服务框架

Rpc框架,但是整合了ZK或Consul,实现集群环境基本的服务注册、发现

RPC框架

RPC框架

RPC框架

支持Rest

是,Ribbon支持多种可插拔的序列号选择

支持RPC

是(Hession2

支持多语言

服务注册、发现

是,Eureka服务注册表,Karyon服务端框架支持服务自注册和健康检查

是(zookeeper、consul)

负载均衡

是(服务端zuul+客户端Ribbon)Zuul服务动态路由、云端负载均衡Eureka(针对中间层服务器)

是(客户端)

是(客户端)

配置服务

Netflix Archaius Springcloud Config Server集中配置

是(zookeeper提供)

服务调用链监控

是,Zuul提供边缘服务,API网关

高可用、容错

是,服务端Hystrix+客户端Ribbon

是(客户端)

是(客户端)

典型应用案例

Netflix

Sina

Google

Facebook

社区活跃度

一般

一般

不维护了

学习难度

中等

文档丰富度

其他

Spring Cloud Bus为我们的应用程序带来了更多管理端点

支持降级

Netflix内部开发继承gRPC

IDL定义

实践的公司比较多

git地址

https://github.com/spring-cloud

https://github.com/apache/dubbo

Dubbo与Spring Cloud对比、区别?

SpringCloud 第一章:微服务简介与SpringCloud_微服务

最大区别:Spring Cloud抛弃了DubboRPC通信,采用的是基于HTTP的REST方式。
严格来说,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后者牺牲了服务调用的性能,但也避免了上面提到的原生RPC带来的问题。而且REST相比RPC更为灵活,服务提供方和调用方的依赖只依靠一纸契约,不存在代码级别的强依赖,这在强调快速演化的微服务环境下,显得更加合适。

Spring Cloud和Spring Boot是什么关系?

  • Spring 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的开发单个个体微服务。
  • Spring Cloud是关注全局的微服务协调整理治理框架,它将Spring Boot开发的一个个单体微服务整合并管理起来,
    为各个微服务之间提供,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路由、微代理、事件总线、全局锁、决策竞选、分布式会话等等集成服务
  • Spring Boot可以离开Spring Cloud独立使用开发项目,但是Spring Cloud离不开Spring Boot,属于依赖的关系.
    总结:Spring 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的开发单个微服务个体,Spring Cloud关注全局的服务治理框架。

传统的ACID分别是什么?

事务在英文中是transaction,和现实世界中的交易很类似,它有如下四个特性:

1、A (Atomicity)原子性

原子性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事务里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做完,要么都不做,事务成功的条件是事务里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只要有一个操作失败,整个事务就失败,需要回滚。比如银行转账,从A账户转100元至B账户,分为两个步骤:1)从A账户取100元;2)存入100元至B账户。这两步要么一起完成,要么一起不完成,如果只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失败,钱会莫名其妙少了100元。

2、c (Consistency)一致性

一致性也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说数据库要一直处于一致的状态,事务的运行不会改变数据库原本的一致性约束。

3、I (Isolation)独立性

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并发的事务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如果一个事务要访问的数据正在被另外一个事务修改,只要另外一个事务未提交,它所访问的数据就不受未提交事务的影响。比如现有有个交易是从A账户转100元至B账户,在这个交易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如果此时B查询自己的账户,是看不到新增加的100元的

4、D (Durability)持久性

持久性是指一旦事务提交后,它所做的修改将会永久的保存在数据库上,即使出现宕机也不会丢失。

CAP理论是什么?

CAP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同时很好的满足C:一致性,A:可用性和P:分区容错性这三个需求,因此,根据CAP原理将NoSQL数据库分成了满足CA原则、满足CP原则和满足AP原则三大类:

  • CA–单点集群,满足一致性,可用性的系统,通常在可扩展性上不太强大。
  • CP-满足一致性,分区容忍必的系统,通常性能不是特别高。
  • Redis、HBase、MongoDB
  • AP–满足可用性,分区容忍性的系统,通常可能对一致性要求低一些。

SpringCloud 系列代码开源地址:代码地址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