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redo log

1.redo日志

事务有4种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那么事务的四种特性到底是基于什么机制实现呢?
事务的隔离性由锁机制实现。
而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和持久性由事务的 redo 日志和undo 日志来保证。
REDO LOG 称为重做日志,提供再写入操作,恢复提交事务修改的页操作,用来保证事务的持久性
UNDO LOG 称为回滚日志,回滚行记录到某个特定版本,用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
有的DBA或许会认为 UNDO 是 REDO 的逆过程,其实不然。

1.1 为什么需要REDO日志

一方面,缓冲池可以帮助我们消除CPU和磁盘之间的鸿沟,checkpoint机制可以保证数据的最终落盘,然而由于checkpoint 并不是每次变更的时候就触发的,而是master线程隔一段时间去处理的。所以最坏的情况就是事务提交后,刚写完缓冲池,数据库宕机了,那么这段数据就是丢失的,无法恢复。另一方面,事务包含持久性的特性,就是说对于一个已经提交的事务,在事务提交后即使系统发生了崩溃,这个事务对数据库中所做的更改也不能丢失。
MySQL 在更新数据时,为了减少磁盘的随机 IO,因此并不会直接更新磁盘上的数据,而是先更新 Buffer Pool 中缓存页的数据,等到合适的时间点,再将这个缓存页持久化到磁盘。而 Buffer Pool 中所有缓存页都是处于内存当中的,当 MySQL 宕机或者机器断电,内存中的数据就会丢失,因此 MySQL 为了防止缓存页中的数据在更新后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引入了 redo log 机制。
那么如何保证这个持久性呢? 一个简单的做法:在事务提交完成之前把该事务所修改的所有页面都刷新到磁盘,但是这个简单粗暴的做法有些问题另一个解决的思路:我们只是想让已经提交了的事务对数据库中数据所做的修改永久生效,即使后来系统崩溃,在重启后也能把这种修改恢复出来。所以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在每次事务提交时就把该事务在内存中修改过的全部页面刷新到磁盘,只需要把修改了哪些东西记录一下就好。比如,某个事务将系统
表空间中第10号页面中偏移量为100 处的那个字节的值 1 改成2 。我们只需要记录一下:将第0号表空间的10号页面的偏移量为100处的值更新为 2 。

1.2 REDO日志的好处、特点

1. 好处

  • redo日志降低了刷盘频率
  • redo日志占用的空间非常小
    2. 特点
  • redo日志是顺序写入磁盘的
  • 事务执行过程中,redo log不断记录

1.3 redo的组成

Redo log可以简单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 重做日志的缓冲 (redo log buffer) ,保存在内存中,是易失的。
  • 重做日志文件 (redo log file) ,保存在硬盘中,是持久的。
    参数设置:innodb_log_buffer_size:
    redo log buffer 大小,默认16M ,最大值是4096M,最小值为1M。
    重做日志文件 (redo log file) ,保存在硬盘中,是持久的。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16777216 |
+------------------------+----------+

1.4 redo的整体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 redo log的刷盘策略

redo log的写入并不是直接写入磁盘的,InnoDB引擎会在写redo log的时候先写redo log buffer,之后以一定的频率刷入到真正的redo log file 中。这里的一定频率怎么看待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刷盘策略。
注意,redo log buffer刷盘到redo log file的过程并不是真正的刷到磁盘中去,只是刷入到文件系统缓存(page cache)中去(这是现代操作系统为了提高文件写入效率做的一个优化),真正的写入会交给系统自己来决定(比如page cache足够大了)。那么对于InnoDB来说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交给系统来同步,同样如果系统宕机,那么数据也丢失了(虽然整个系统宕机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针对这种情况,InnoDB给出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该参数控制 commit提交事务时,如何将 redo log buffer 中的日志刷新到 redo log file 中。它支持三种策略: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