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详解TCP/I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兽怪海北 2023-09-14 阅读 26

文章目录


前言

本文章讲解TCP/I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流程。


一、TCP/IP协议的三次握手

1.1 三次握手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连接请求的报文,其中报文中包含seq序列号,是由发送端随机生成的,并且将报文中的SYN字段置为1,表示需要建立TCP连接。(SYN=1,ACK=0,seq=x,x为随机生成数值);
  • 第二次握手: 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报文后,回复给客户端连接请求确认的报文,其中包含seq序列号,是由服务端随机生成的,并且将ACK设置为1(代表服务器同意连接),而且会产生ack字段,ack字段数值是在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序列号seq的基础上加1进行回复,以便客户端收到信息时,知晓自己的TCP建立请求已得到验证。(SYN=1,ACK=1,ack=x+1,seq=y,y为随机生成数值)这里的ack加1可以理解为是确认和谁建立连接;
  •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确认的报文后,回复给服务器确认的报文,其中SYN设置为0,表示已经建立连接,seq为自身序列号+1,ack为y+1。(SYN=0,ACK=1,seq=x+1,ack=y+1)

二、TCP/IP的四次挥手

2.1 四次挥手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第一次挥手: 主动关闭方向被动关闭方发送一个FIN包,FIN=1,也就是主动关闭方告诉被动关闭方 :我已经不会再给你发数据了。(FIN=1,seq=x)
  • 第二次挥手: 被动关闭方收到FIN包 后发送一个 ACK包 给主动关闭方 。告诉主动关闭方已收到通知 。(ACK=1,seq=x,ack=x+1)注:在被动关闭方发送 FIN包之前,被动关闭方还是可以向 主动关闭方发送数据的。
  • 第三次挥手: 被动关闭方又发送一个 FIN包给主动关闭方,用来关闭被动关闭方到主动关闭方的数据传送。也就是告诉主动关闭方,我的数据也发送完了,不会再给你发数据了。(FIN=1,ACK=1,seq=z,ack=x+1)
  • 第四次挥手: 主动关闭方收到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给被动关闭方,至此,完成四次挥手。(ACK=1,seq=x+1,ack=z+1)

三、主要字段

3.1、标志位(Flags)

标志位含义说明
SYN发起建立连接当SYN=1,ACK=0,表明是连接请求报文,若同意连接,则响应报文中应该有 SYN=1,ACK=1
ACK确认标识当ACK=1,确认标识才有效。(为了与 确认号ack 区分开,我们一定要用大写字母)
FIN释放连接当FIN=1,表明此报文的发送方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并且要求释放。
PSH读取数据当PSH=1,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即从TCP缓存区把数据读走。
RST重置连接当RST=1,表时TCP连接出现严重差错,必须释放连接,在后再重新连接。
URG紧急指针当URG=1,表明紧急指针字段有效,告诉系统此报文段中有紧急数据。

3.2、序号(sequence number)

3.3、确认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

四、状态名词解析

  • LISTEN:等待从任何远端TCP 和端口的连接请求。

  • SYN_SENT:发送完一个连接请求后等待一个匹配的连接请求。

  • SYN_RECEIVED:发送连接请求并且接收到匹配的连接请求以后等待连接请求确认。

  • ESTABLISHED:表示一个打开的连接,接收到的数据可以被投递给用户。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的正常状态。

  • FIN_WAIT_1:等待远端TCP 的连接终止请求,或者等待之前发送的连接终止请求的确认。

  • FIN_WAIT_2:等待远端TCP 的连接终止请求。

  • CLOSE_WAIT:等待本地用户的连接终止请求。

  • CLOSING:等待远端TCP 的连接终止请求确认。

  • LAST_ACK:等待先前发送给远端TCP 的连接终止请求的确认(包括它字节的连接终止请求的确认)

  • TIME_WAIT:等待足够的时间过去以确保远端TCP 接收到它的连接终止请求的确认。

    • TIME_WAIT 两个存在的理由:
      1.可靠的实现tcp全双工连接的终止;
      2.允许老的重复分节在网络中消逝。
  • CLOSED:不在连接状态(这是为方便描述假想的状态,实际不存在)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