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概述
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修改了它的类。状态模式把所有的与一个特定的状态相关的行为放到一个类中,并且将请求委托给当前状态对象来执行。
在状态模式中,我们创建表示各种状态的对象和一个行为随状态对象改变而改变的Context对象。
二. 主要角色
状态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角色
三. 代码示例
以啊坤身体状态为例(健康和骨折的阿坤):
代码示例:
- 定义状态接口
package com.demo.status; /** * 文件名:State * 创建者: * 创建时间:2024-09-08 * 描述:定义状态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State { //定义行为方法 void action(); }
- 定义状态接口的实现类1(健康的阿坤)
package com.demo.status; /** * 文件名:HealthState * 创建者: * 创建时间:2024-09-08 * 描述:状态接口实现类 * 健康状态下的行为:唱、跳、rap */ public class HealthState implements State{ @Override public void action() { System.out.println("实习一坤年的健康练习生会:唱、跳、rap"); } }
- 定义状态接口的实现类2(骨折的阿坤)
package com.demo.status; /** * 文件名:FractureState * 创建者: * 创建时间:2024-09-08 * 描述:状态接口实现类 * 骨折状态下的行为: 只能唱、rap */ public class FractureState implements State{ @Override public void action() { System.out.println("实习一坤年的骨折练习生只会:唱和rap"); } }
- 定义环境类(也就是上下文类)
package com.demo.status; /** * 文件名:Context * 创建者: * 创建时间:2024-09-08 * 描述:环境类 */ public class Context { //持有状态接口的引用 private State state; public Context(State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public void setState(State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public void request() { state.action(); // 委托给当前状态处理请求 } }
- 测试类
package com.demo.status; /** * 文件名:Main * 创建者: * 创建时间:2024-09-08 * 描述:测试类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实现类对象(健康的啊坤) HealthState healthState = new HealthState(); //创建实现类对象(骨折的啊坤) FractureState fractureState = new FractureState(); //通过给环境传入不同的对象,执行不同的方法(传入一个健康的阿坤) Context healthContext = new Context(healthState); healthContext.request(); //通过给环境传入不同的对象,执行不同的方法(传入一个骨折的阿坤) Context fractureContext = new Context(fractureState); fractureContext.request(); } }
- 测试结果
四. 优缺点
-
优点:
-
缺点:
五. 常见应用场景
状态模式常用于处理对象多种状态转换的情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