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PIM--2

不同的系统和协议中,优先级的计算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在R&S中有各种不同的优先级,像ospf router priority,是值越大越优先;像BGP中的MED,是值越小越优先。

 

 

 

hello报文

》选DR,

》发现建立维护邻居关系,30s周期发送,105s超时

 

 

 

  • 扩散机制会周期性(默认180s)全网扩散组播数据,周期性扩散的主要目的是探测是否有新成员加组,但是由于全网扩散组播数据会浪费大量带宽,所以现在的组播网络一般使用“状态刷新机制”加上“嫁接机制”来实现周期性全网扩散感知新成员加组的目的。

 

 

DR:为了避免收到重复的数据流量

 

剪枝消息(Prunne)是组播发送,所有设备都会接收到

 

PIM--DM 扩散剪枝原理将组播流量扩散到整个组播网络中,通过RPF检查机制在所有组播路由器中创建组播路由表(S,G),建立组播分发树(SPT)

 

SPT:组播源为根,组播组成员为叶子的组播分发树

 

周期性扩散剪枝会对影响其他业务的进行,对网络造成冲击(180s)

组成员分布散且稀疏时,建立SPT树效率很低

 

 

PIM--SM

建立两种树

1》SPT,以组播源为根,RP为叶子的分发树

2》建立RPT树,以RP为根,组成员为叶子的分发树,共享树

 

RP作用:1》RP向组播源发起建立SPT

                  2>最后一条路由器向RP发起建立RPT

 

RP应该为全网组播路由器可知且路由可达,一般用环回口,更稳定

 

RP产生:静态指定;动态自举

BSR:自举路由器    C-BSR:候选自举路由器

   网络中可以存在一台或者多台C-BSR,每台C-BSR认为自身为BSR,并且向网络中所有设备发送自举报文

   其他C-BSR设备收到BSR发出来的自举报文,会触及选举选出BSR

        选举规则;优先级值大;IP地址越大越优先

 

网络中选择设备作为C-RP(可多台)

  所有C-RP设备单播向BSR发送C-RP通告报文,携带自身带的RP信息,这样BSR就可以收集到所有C-RP信息

将信息汇总为RP-SET(集合),封装在自举报文中,将集合信息发送给每一台PIM路由器

    PIM路由器从C-RP按照规则中选出RP

       所有PIM路由器为组播组选出唯一的一个RP,并将RP和组播组映射记录出来

 

DR选举:可选,Hello报文

  选举规则:1:优先级  2 :IP地址

源侧DR:负责向RP发送注册消息

成员侧DR:负责向组成员转发数据流量;在IGMPv1作为查询器

 

组播源发送组播流量

组播流量被源侧DR接收后,源侧DR将流量封装在注册报文内,单播发给RP

RP收到注册报文,解封装获取信息,查找路由向上游发送Join 消息,反向建立SPT树

 

源侧DR收到JOIN消息,代表SPT建立成功,后面按照(S,G)表项转发组播流量

 

RP收到组播流量后,向源DR发送注册停止消息

 

 

建立RPT树

  组成员通过IGMP协议报告报文声明希望加入的组播组

成员侧RP收到,建立IGMP路由表

  向RP发送Join消息,来建立(*,G),所有设备都要建立*.G表项

RP收到后把收到消息的接口设置为(S,G)的下游接口列表去,并从该接口转发组播流量

 

------------------------------------------------------------------------------------------------------

 

SPT切换

RPT存在的问题:

1》 所有流量都要经过RP,对RP负担过重

 2》SPT+RPT转发方式对于组成员可能存在次优路径

 

成员侧向组播源发送Join消息,反向建立(s,g)路由表

 

---------------------------------------------------------------------------------------------

维护组播分发树

  成员端DR会周期性(60S)发送join/剪枝报文,给源侧发Join/给次优发剪枝消息

应为路由表存在老化时间210s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