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异星工场入门笔记-02-一个重要地学习方法

点亮自己的那盏灯 2023-11-05 阅读 15

重定向和用户缓冲区

文件描述符对应匹配规则:从0下标开始,寻找最小的没有被使用的数组位置,它就是新的文件描述符(fd)。

一.输出重定向

1.现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我们向1号文件内写入字符串,1号文件本来是显示器,那么我们将1号文件关闭后再向1号文件写入会发生什么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看到屏幕并没有打印字符串,很正常因为我们把屏幕关闭了,但它却把内容写到了log.txt内,这个现象就是输出重定向。

当我们把1号文件关闭后再创建了一个log.txt文件,该文件就会占据1号文件的位置,那么当我们向1号文件写入时,自然就写入到了log.txt里。

2.系统调用接口

显然对于先关闭再打开这样的操作还是很麻烦,其实只需要struct file*fd_array[]数组里对应下标的值拷贝一份放到目标下标里,就可以完成一次重定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缓冲区

1.引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将代码改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运行程序也没有出现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为什么重定向到另一个文件就变成了7行内容呢?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c接口的打印了两次,而系统接口的只打印了一次。由于我们只加了一个fork函数,所以这个现象必定和fork有关。 想要解释这个现象需要花费一系列的功夫,慢慢说来。

2.刷新

再次更改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增一个close并且去掉了/n,来看看现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是没有任何输出(当然将close去掉就能打印出来)。首先这个缓冲区一定不在操作系统内部。因为如果在内部,当close时,缓冲区的数据就会直接被刷新到磁盘里。而write写入能看到,是因为write直接写到内部缓冲区里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C语言它会自己提供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是语言层面的。而当等到合适的时候,例如:遇到/n,fclose…它才会调用write接口将其发送到内部缓冲区里。而这种操作被称为刷新。 用户刷新的本质就是将数据用write写入到内核里。目前我们认为只有将数据刷新到了内核,数据就可以找到硬件了。

应用层的三种刷新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平常我们写printf函数时不带/n也能打印出来,是因为在进程退出时,缓冲区也会进行刷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在退出前关闭文件就不会进行刷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文说到缓冲区在C语言里,这样很笼统。其实具体在FILE这个结构体内,而FILE是属于语言层面的,那么每打开一个文件就会创建一个FILE结构体,也会多一个缓冲区。

三.回答引例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