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数组、字符串、数字、时间常用方法总结(自)
一、数组的常用方法
1.push()
语法:数组.push(数据)
作用:将数据追加到数组的末尾
返回值:追加数据后数组的 最新的长度
2.pop()
语法:数组.pop()
作用:删除数组 最后一个 数据
返回值:被删除的数据
3.unshift()
语法:数组.unshift(数据)
作用:将数据 添加 到数组的最前
返回值:添加数据后数组 最新长度
4.shift()
语法:数组.shift()
作用:删除数组 最前一个
返回值:被删除的数据
5.reverse()
语法:数组.reverse()
作用:将数组反转
返回值:反转后的数组
6.splice()
语法:数组.splice(开始索引,多少个,要插入的数据)
开始索引:默认是0
多少个:默认是0
要插入的数据:默认是没有
作用:删除 数组中若干数据,并选择是否插入 新的数据
返回值:以新数组的形式返回被删除的数据
7.sort()
语法:数组.sort()、数组.sort(function(a,b){return a-b})、数组.sort(function(a,b){return b-a})
作用:将数组进行排序
返回值:排序好的新数组
8.join()
语法:数组.join(连接符)
作用:将数组用 连接符连接成为一个 字符串
返回值:连接好的字符串
9.concat()
语法:数组.concat(其他数组)
作用:将 其他数组和原数组拼接在一起
返回值:拼接好的 新数组
10.slice()
语法:数组.slice(开始索引,结束索引)
开始索引:默认是0
结束索引:默认是数组长度
作用:截取 数组中的某些数据
返回值:以 新数组的形式返回截取出来的数据
11.indexOf()
语法:数组.indexOf(数据)
作用:查找 数据 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
返回值:有该数据,返回 第一次出现的索引位置;没有该数据,返回-1
12.forEach()
语法:数组.forEach(function(item,index,arr){})
作用:遍历数组
返回值:无
13.map()
语法:数组.map(function(item,index,arr){})
作用:映射 数组
返回值:映射后的 新数组
14.filter()
语法:数组.filter(function(item,index,arr){})
作用:过滤 数组
返回值:过滤后的 新数组
15.every()
语法:数组.every(function(item,index,arr){})
作用:判断数组是不是每一项都满足条件
返回值:一个 布尔值
16.some()
语法:数组.some(function(item,index,arr){})
作用:判断数组是不是有 某一项 满足条件
返回值:一个 布尔值
二、字符串的常用方法
1.charAt()
语法:字符串.charAt(索引)
作用:获取对应索引位置的字符
返回值:对应索引位置的字符
2.toLowerCase()、toUpperCase
语法:字符串.toLowerCase()、字符串toUpperCase()
作用:将字符串内到字母全部转换成小写、大写
返回值:转换好的字符串
4.replace()
语法:字符串.replace(换下内容,换上内容)
作用:将字符串内 第一个 满足 换下内容的片段替换成 换上内容
返回值:替换好的字符串
5.trim()
语法:字符串.trim()
作用:去除字符串收尾的空格
返回值:去除空格后的字符串
6.split()
语法:字符串.split(分隔符)
作用:按照分隔符将字符串切割成为一个数组
返回值:切割后的数组
7.substr()、substring()、slice()
语法:字符串.substr(开始索引,多少个)、字符串.substring(开始索引,结束索引)、字符串.slice(开始索引,结束索引)
ps:substring和slice的结束索引为不包括结束索引(如:开始索引为1,结束索引为6时,只截取索引为1,2,3,4,5的字符,索引为5的字符不被截取),即包前不包后。而substr的多少个就是索引到多少的意思(如:开始索引为1,多少个为6时,截取索引为1,2,3,4,5,6的字符)
作用:截取字符串
返回值:截取出来的字符串
三、数字的常用方法
1.random()
语法:Math.random()
作用:获取0~1之间的随机小数,包含0,但是不包含1
返回值:0~1之间的随机小数
2.round()
语法:Math.round(数字)
作用:对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取整
返回值:四舍五入后的整数
3.ceil()、floor()
语法:Math.ceil(数字)、Math.floor(数字)
作用:将数字进行向上、向下取整
返回值:向上、向下取整后的整数
5.pow()
语法:Math.pow(底数,指数)
作用:对数字进行 取幂 运算
返回值:取幂后的结果
6.sqrt()
语法:Math.sqrt(数字)
作用:对数字进行 二次方根 运算
返回值:二次方根后的结果
7.abs()
语法:Math.abs(数字)
作用:对数字进行 绝对值 运算
返回值:绝对值运算后的结果
8.max()、min()
语法:Math.max(数字1,数字2,…)、Math.min(数字1,数字2,…)
作用:获取若干数字的最大值、最小值
返回值:若干数字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10.PI
语法:Math.PI
作用:得到一个近似π的值
四、时间的常用方法
获取时间
1.时间对象.getFullYear() 获取时间对象中的年份信息
2.时间对象.getMonth() 获取时间对象中的月份信息
3.时间对象.getDate() 获取时间对象中的日期信息
4.时间对象.getHours() 获取时间对象中的小时信息
5.时间对象.getMinutes() 获取时间对象中的分钟信息
6.时间对象.getSeconds() 获取时间对象中秒钟信息
7.时间对象.getDay() 获取时间对象中的星期信息
8.时间对象.getTime() 获取时间对象中的时间戳信息
设置时间
1.时间对象.setFullYear(数学) 设置时间对象中的年份信息
2.时间对象.setMonth(数字) 设置时间对象中的月份信息
3.时间对象.setDate(数字) 设置时间对象中的日期信息
4.时间对象.setHours(数字) 设置时间对象中的小时信息
5.时间对象.setMinutes(数字) 设置时间对象中的分钟信息
6.时间对象.setSeconds(数字) 设置时间对象中秒钟信息
7.时间对象.setTime(数字) 设置时间对象中的时间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