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技术架构」 探索Tomcat技术架构设计模式的奥秘

勇敢乌龟 2024-01-26 阅读 11
架构

文章目录


上一期我讲了架构设计流程第 1 步识别复杂度,确定了系统面临的主要复杂度问题后,方案设计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开始真正进行架构方案设计了。今天我来讲讲架构设计流程第 2 步:设计备选方案,同样还会结合上期“前浪微博”的场景,谈谈消息队列设计备选方案的实战。

架构设计第 2 步:设计备选方案

架构师的工作并不神秘,成熟的架构师需要对已经存在的技术非常熟悉,对已经经过验证的架构模式烂熟于心,然后根据自己对业务的理解,挑选合适的架构模式进行组合,再对组合后的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虽然软件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经过时间考验,已经被各种场景验证过的成熟技术其实更多。例如,高可用的主备方案、集群方案,高性能的负载均衡、多路复用,可扩展的分层、插件化等技术,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按图索骥就能够找到可选的解决方案。

只有当这种方式完全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才会考虑进行方案的创新,而事实上方案的创新绝大部分情况下也都是基于已有的成熟技术。

  • NoSQL:Key-Value 的存储和数据库的索引其实是类似的,Memcache 只是把数据库的索引独立出来做成了一个缓存系统。
  • Hadoop 大文件存储方案,基础其实是集群方案 + 数据复制方案。
  • Docker 虚拟化,基础是 LXC(Linux Containers)。
  • LevelDB 的文件存储结构是 Skip List。

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对技术的组合有清晰的阐述: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