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第二、三节网页简史及HTML简介

第二节:网页简史

蒂姆.伯纳斯-李爵士万维网的发明人。图灵奖获得者。

1991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个服务器和第一个网站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上线。

第一个网站:http://info.cern.ch/hypertext/WWW/TheProject.html

伯纳斯李未申请专利,供所有人使用。

浏览器和网页

有了浏览器我们只需要一个网址便可以访问任何网站。浏览器是访问网页的工具,而浏览器中所显示的内容正是我们所说的网页。浏览器的作用是负责把网页渲染出来,呈现给用户。渲染:程序员写出来的是网页源代码,而浏览器利用代码将网页绘制出来。

网页原本的样子:

浏览器渲染后的样子:

网页最终显示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是由浏览器决定的。前端工程师负责编写网页源码,浏览器负责渲染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浏览器的问题

市面上存在很多不同的浏览器。在万维网初期,网页编写没有标准,一段源码在不同的浏览器中渲染不同的效果。因此伯纳斯李与1994年建立了W3C(万维网联盟),制定了网页开发的标准,以使用一个网页在不同的浏览器中有相同的效果。同样未申请专利。初期,浏览器厂商并未在意此标准,主要以微软为主,微软想与W3C抗衡,因为它也想获取标准制定的权力,获得话语权。但是IE6、IE7、IE8、IE9打开同一网页显示效果都不同,在IE9时期,微软发现斗不过W3C,比尔盖茨给W3C写了一封公开道歉信,于是二者合伙了,随后W3C把IE9评为当时的最佳浏览器。所以我们现在所编写的网页都要遵循W3C规范,只要遵循W3C规范,那我们所写的网页基本上可以在任意浏览器上运行。

网页的结构:

根据W3C标准,一个网页主要分为三部分组成:结构、表现和行为

结构:HTML用于描述页面的结构(身体)

表现:CSS用于控制页面中元素的样式(衣服)

行为:JavaScript用于响应用户操作(行为)

第三节:HTML简介

HTML(Hyper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它负责网页的三要素种的结构。HTML使用标签的形式来标识网页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所谓超文本指的是超链接,使用超链接可以让我们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中“文本”指的是简单来说用纯文本编辑器所写的东西(word里面的内容不是纯文本)。比如记事本(只能写文字,不能修改大小,字体颜色,不能插入图片,只能存数据)。前端工程师所写的代码都叫作纯文本。文本可以称为网页,既然是网页就可以在浏览器中显示。比如在开始菜单中搜索记事本并打开(先不要用快捷方式,避免出现某些问题),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ctrl+s保存到桌面,可以将文本的名字记为index,此时应注意保存类型(也就是此文本的扩展名,决定了文件的格式,也决定文件最后用哪个程序打开),如果你希望你的文件用浏览器打开,扩展名应该为.html(默认浏览器为Google Chrome)

保存完毕,即可双击打开,打开后会发现在网页中显示出来,格式可能不一样,但内容会显示出来。

记事本里的内容:              

网页中的显示:

记事本里的文本称为源码,网页中显示出来的画面就是渲染出来的效果。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