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劫
最近,又被程序员年龄的事情刷屏了。37岁被公司优化,找工作几个月都没有很好的归属,所谓的小公司还看不上。等等类似的话题变成了程序员的吐槽固定标题,无论是程序员,还是其他行业人员,都可以就这话题聊上一二。最多的无非就是调侃,以及不解,各行各业的调侃,各行各业的不解。
程序员工作的相关行业,基本上都被理解为高收入的行业,程序员也成为了高收入的群体,相较于其他行业,有什么资格谈差异,更何况是所谓的抱怨。
揭开神秘的面纱,这个群体实则是底层的代表,程序员更成为苦逼的行业。无论是996,还是007,有谁考虑过每个程序员的感受。挣扎的同时,每天还是需要经历太多的考研,程序员仅仅是产品转化的一环,反倒是成为了有技术,有能力的代表。挣着苦逼的钱,做着苦逼的事,背着苦逼的锅。
各种神奇话题之外,35岁更成为了一个劫,渡劫的方法更奇葩,貌似只有换个行业工作成为了题解。成为了年轻人的专属行业,吃青春饭的代表。技术这种东西,是否应该越老越精通,经历的越多越熟练。其实并不是,程序员实则成为了程序的一部分。
不要轻易转行
转行有两种我认为是正常的,一种是行业消失或者没落了,个人无法施展才华。另一种是兴趣不在本行,因此转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而现在大部分转行纯属是为了跟风,为了那点钱,而忽略了长期的发展。
转行相当于倒退回到原点,重新出发,形象点来说,就是换了个不同的砖头接着搬砖而已(高技术含量的除外)。因此我们更应该去追求质变,而不是平行或者倒退,一次倒退可以承受,多次倒退就很难在35岁后进入上升期。
而且这个行业既没有消失也没有没落,只要目前存在的都有它存在的前景。一个行业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垮掉的,Android全球第一的终端占有量,Android生态也不会轻易让Android倒下。至少在我们这代人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Android消亡的。
如何提高竞争力
1.选择一个细分领域
Android现在细分的领域非常多,前面说到的有应用开发、逆向安全、音视频、车联网、物联网、手机开发、SDK开发和智能电视盒子开发等等,在这些领域中选择一个并不断深入。
2.做减法,尽量专精一门技术
现在的社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越细就意味着大部分企业(小作坊除外)需要专精的人才(最好是精通一门通多门)。你会发现身边脱颖而出的技术人大多都是靠一门技术,却很少看到会一堆技术却都不精通的冒出来。好比在武侠的世界,高手对决都在同一个时间段拿出看家武学,如果看家武学都不精,分分钟被虐,省下的武学也无需拿出来献丑了。联想到现实版本就是去大公司面试Android,结果Android技术了解不深,被各种虐,剩下的前端技术、后端技术、python什么的,面试官也没兴趣了解了。
所以并不是你会的技术越多越好,一定要做好减法,先专精一门,然后再去学别的技术。
3.说说最近Android火热的技术
Kotlin,是Google推荐的官方开发语言,与Java互通,可相互转换,简洁安全等,是一种在 Java 虚拟机上运行的静态类型编程语言,被称之为 Android 世界的Swift,由JetBrains 设计开发并开源。Kotlin 可以编译成Java字节码,也可以编译成 JavaScript,方便在没有 JVM 的设备上运行。
Flutter,Flutter是Google在2018年2月27日,在2018世界移动大会上发布的用以帮助开发者在ios和Android两个平台开发高质量原生应用的全新移动UI框架。由于是是Google发布的,就前景来看,还是值得肯定的。
这两个技术都建议大家来学习,但不要指望它们会给你增加什么太大竞争力,李四1周能学会,张三同样也能。
总结
最后对于程序员来说,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技术有太多太多,要想不被环境淘汰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从来都是我们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我们!
这里附上上述的技术体系图相关的几十套腾讯、头条、阿里、美团等公司20年的面试题,把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含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以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一部分。
相信它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