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这是 LeetCode 上的 1310. 子数组异或查询 ,难度为 中等。
Tag : 「数学」、「树状数组」、「前缀和」
有一个正整数数组 arr,现给你一个对应的查询数组 queries,其中 queries[i] = [Li, Ri]。
对于每个查询 i,请你计算从 Li 到 Ri 的 XOR 值(即 arr[Li] xor arr[Li+1] xor ... xor arr[Ri])作为本次查询的结果。
并返回一个包含给定查询 queries 所有结果的数组。
示例 1:
输入:arr = [1,3,4,8], queries = [[0,1],[1,2],[0,3],[3,3]]
输出:[2,7,14,8]
解释:
数组中元素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
1 = 0001
3 = 0011
4 = 0100
8 = 1000
查询的 XOR 值为:
[0,1] = 1 xor 3 = 2
[1,2] = 3 xor 4 = 7
[0,3] = 1 xor 3 xor 4 xor 8 = 14
[3,3] = 8
示例 2:
输入:arr = [4,8,2,10], queries = [[2,3],[1,3],[0,0],[0,3]]
输出:[8,0,4,4]
提示:
- 1 <= arr.length <= 3 *
- 1 <= arr[i] <=
- 1 <= queries.length <= 3 *
- queries[i].length == 2
- 0 <= queries[i][0] <= queries[i][1] < arr.length
基本分析
令数组 arr
和数组 queries
的长度分别为 n
和 m
。
n
和 m
的数据范围均为 ,因此 的暴力做法我们不用考虑了。
数据范围要求我们做到「对数复杂度」或「线性复杂度」。
本题主要利用异或运算中的「相同数值进行运算结果为 」的特性。
对于特定数组 ,要求得任意区间 的异或结果,可以通过 和 的异或结果得出:
本质上还是利用集合(区间结果)的容斥原理。只不过前缀和需要利用「减法(逆运算)」做容斥,而前缀异或是利用「相同数值进行异或结果为 (偶数次的异或结果为 )」的特性实现容斥。
对于「区间求值」问题,之前在 【题解】307. 区域和检索 - 数组可修改 也做过总结。
针对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方案可以选择(假设有一个数组):
- 数组不变,求区间和:「前缀和」、「树状数组」、「线段树」
- 多次修改某个数,求区间和:「树状数组」、「线段树」
- 多次整体修改某个区间,求区间和:「线段树」、「树状数组」(看修改区间的数据范围)
- 多次将某个区间变成同一个数,求区间和:「线段树」、「树状数组」(看修改区间的数据范围)
虽然「线段树」能解决的问题最多,但「线段树」代码很长,且常数很大,实际表现不算好。我们只有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才考虑「线段树」。
本题我们使用「树状数组」和「前缀和」来求解。
树状数组
使用「树状数组」分段记录我们某些区间的「异或结果」,再根据 queries
中的询问将分段「异或结果」汇总(执行异或运算),得出最终答案。
代码:
class Solution {
int n;
int[] c = new int[100009];
int lowbit(int x) {
return x & -x;
}
void add(int x, int u) {
for (int i = x; i <= n; i += lowbit(i)) c[i] ^= u;
}
int query(int x) {
int ans = 0;
for (int i = x; i > 0; i -= lowbit(i)) ans ^= c[i];
return ans;
}
public int[] xorQueries(int[] arr, int[][] qs) {
n = arr.length;
int m = qs.length;
for (int i = 1; i <= n; i++) add(i, arr[i - 1]);
int[] ans = new int[m];
for (int i = 0; i < m; i++) {
int l = qs[i][0] + 1, r = qs[i][1] + 1;
ans[i] = query(r) ^ query(l - 1);
}
return ans;
}
}
- 时间复杂度:令
arr
数组长度为n
,qs
数组的长度为m
。创建树状数组复杂度为;查询的复杂度为。整体复杂度为 - 空间复杂度:
前缀异或
「树状数组」的查询复杂度为 ,而本题其实不涉及「修改操作」,我们可以使用「前缀异或」来代替「树状数组」。
虽说「树状数组」也有 的创建方式,但这里使用「前缀异或」主要是为了降低查询的复杂度。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xorQueries(int[] arr, int[][] qs) {
int n = arr.length, m = qs.length;
int[] sum = new int[n + 1];
for (int i = 1; i <= n; i++) sum[i] = sum[i - 1] ^ arr[i - 1];
int[] ans = new int[m];
for (int i = 0; i < m; i++) {
int l = qs[i][0] + 1, r = qs[i][1] + 1;
ans[i] = sum[r] ^ sum[l - 1];
}
return ans;
}
}
- 时间复杂度:令
arr
数组长度为n
,qs
数组的长度为m
。预处理前缀和数组复杂度为;查询的复杂度为。整体复杂度为 - 空间复杂度:
最后
这是我们「刷穿 LeetCode」系列文章的第 No.1310
篇,系列开始于 2021/01/01,截止于起始日 LeetCode 上共有 1916 道题目,部分是有锁题,我们将先将所有不带锁的题目刷完。
在这个系列文章里面,除了讲解解题思路以外,还会尽可能给出最为简洁的代码。如果涉及通解还会相应的代码模板。
为了方便各位同学能够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提交代码,我建立了相关的仓库:github.com/SharingSour…
在仓库地址里,你可以看到系列文章的题解链接、系列文章的相应代码、LeetCode 原题链接和其他优选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