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Linux网路服务之DNS域名解析

杰森wang 2022-08-17 阅读 64

 1.DNS相关知识点

 1.1 DNS的简介

1.2 DNS 数据结构分布 

1.3 服务器的类型

 

 1.4 DNS 域名解析方式

1.5   DNS的查询方式

递归查询

 迭代查询

 1.6 本地主机有关DNS映射文件(hosts)

 windos 系统中有关DNS的映射文件

 2. DNS域名解析器的了解

 构建DNS域名解析器的目的

bind服务的安装

bind服务程序介绍 

查看需要修改的配置文件所在路径

 3. 构建DNS域名解析器具体步骤

3.1 配置正向解析 

  第一步:修改主机配置文件

第二步: 修改区域配置文件,添加正向区域配置

 第三步:配置正向区域数据文件

 第四步:启动named服务,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

 第五步:在客户端的域名解析配置文件中添加DNS服务器地址

第六步:正向解析测试

第七步测试二:开另一台虚拟机,设置好DNS后进行域名解析

 ​编辑 windos 用户端进行测试 

3.2 配置反向解析 

 第一步:修改主配置 ​编辑 

 第二步:修改区域配置文件,添加反向解析

 第三步:修改反向解析的配置文件

第四步:测试(windows和虚拟机2测试图省略) 

4.主从DNS域名服务器的配置

 第一步:关闭安全服务和安装bind

 ​编辑  第二步:修改第一台虚拟机(打算作主服务器的那台)的区域配置

第三步:设置第二台虚拟机的主配置 

 第四步:设置第二台虚拟机的区域数据文件

第五步:保存后退出启动服务 systemctl  start named(有错误,看日志排错) 

第六步:测试(以windows为例子)

 总结


 1.1 DNS的简介

域名解析:(英文:Domain Name System,缩写:DNS)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它作为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DNS使用udp53和tcp53。当前,对于每一级域名长度的限制是63个字符,域名总长度则不能超过253个字符。

 TCP 53号端口:连接DNS服务器

UDP 53号端口:解析DNS

1.2 DNS 数据结构分布 

树状结构最顶层称为根域,用“.”表示,相应服务器称为根服务器,整个域名空间解析权都归根服务器所有,但根服务器无法承担庞大的负载,采用“委派”机制,在根域下设置了一些顶级域,然后将不同顶级域解析权分别委派给相应的顶级域服务器,如将com域的解析权委派给com域服务器,以后但凡根服务器收到以com结尾的域名解析请求,都会转发给com域服务器,同样道理,为了减轻顶级域的压力,又下设了若干二级域,二级域又下设三级域或主机。

 

根域
位于域名空间最顶层,一般用一个 “.” 表示

顶级域
一般代表一种类型的组织机构或国家地区,
如 .net(网络供应商)、.com(工商企业)、.org(团体组织)、.edu(教育机构)、.gov(政府部门)、.cn(中国国家域名)

二级域
用来标明顶级域内的一个特定的组织,国家顶级域下面的二级域名由国家网络部门统一管理,
如 .cn 顶级域名下面设置的二级域名:.com.cn、.net.cn、.edu.cn 

子域
二级域下所创建的各级域统称为子域,各个组织或用户可以自由申请注册自己的域名

主机
主机位于域名空间最下层,就是一台具体的计算机,
如 www、mail都是具体的计算机名字,可用www.sina.com.cn.、mail.sina.com.cn. 来表示,这种表示方式称为 FQDN (完全合格域名,是指包含了所有域的主机名,其中包括根域),也是这台主机在域名中的全名

1.3 服务器的类型

(1)主域名服务器负责维护一个区域的所有域名信息,是特定的所有信息的权威信息源,数据可以修改。构建主域名服务器时,需要自行建立所负责区域的地址数据文件。

(2)从域名服务器当主域名服务器出现故障、关闭或负载过重时,从域名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从域名服务器提供的解析结果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来自于主域名服务器。构建从域名服务器时,需要指定主域名服务器的位置,以便服务器能自动同步区域的地址数据库。

(3)缓存域名服务器:只提供域名解析结果的缓存功能,目的在于提高查询速度和效率,但没有域名数据库。它从某个远程服务器取得每次域名服务器查询的结果,并将它放在高速缓存中,以后查询相同的信息时用它予以响应。缓存域名服务器不是权威性服务器,因为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间接信息。构建缓存域名服务器时,必须设置根域或指定其他DNS服务器作为解析来源。

(4)转发域名服务器:负责所有非本地域名的本地查询。转发域名服务器接到查询请求后,在其缓存中查找,如找不到就将请求依次转发到指定的域名服务器,直到查找到结果为止,否则返回无法映射的结果。

 1.4 DNS 域名解析方式


正向解析:根据域名查找对应的IP地(域名 --------> IP)


反向解析:根据IP地址查找对应的域名(IP---------->域名)
 

 

1.5   DNS的查询方式

递归查询

  •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
  • 查询过程首先查看本地是否有相对应的DNS焕春,如果有相关主机域名,直接解析。如果没有再访问根域服务器,从根域服务器转发到顶级域服务器,再转发到子域服务器(如果有二级域,则先转发到二级域,再到子域服务器),从子域服务器转发到主机,根据主机名解析出相对应的IP地址,再逐级转发给客户端。

 

 迭代查询

  •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是迭代查询。
  • 查询过程首先也是访问本地主机DNS缓存,如果有则直接解析。如果没有,先访问根域服务器,根域服务回复相对应的顶级域服务器。客户端再访问顶级域服务器,顶级域服务器回复相对应的子域服务器(如果有二级域,就再多一个访问二级域的过程)。客户端再访问相对应的子与服务器,子域服务器再回复相对应的主机。客户端再访问主机,根据主机名解析出相对应IP地址,回复给客户端,完成解析过程。

​ 

 1.6 本地主机有关DNS映射文件(hosts)

hosts文件包含了ip地址与主机名之间的映射,还包括主机的别名。 

 

 默认情况下,系统首先从hosts文件查找解析记录

 hosts 文件的优先级高于DNS服务器,这是由 /etc/nsswitch.conf 文件规定的 

 hosts 文件只对当前的主机有效

 hosts 文件可减少DNS查询过程,从而加快访问速度  

Linux中有关DNS的映射文件

vim  /etc/hosts

 windos 系统中有关DNS的映射文件

位置: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构建DNS域名解析器的目的

bind是开源软件,用于内网划分DNS,不同于外网,内网的DNS是不需要注册,是方便内部进行使用和访问的有效手段

bind服务的安装

yum install -y bind

   

bind服务程序介绍 

    bind服务程序的区域配置文件(/etc/named.rfc1912.zones)用来保存域名和IP地址对应关系的所在位置。在这个文件中,定义了域名与IP地址解析规则保存的文件位置以及服务类型等内容,而没有包含具体的域名、IP地址对应关系等信息。服务类型有三种,分别为hint(根区域)、master(主区域)、slave(辅助区域),其中常用的master和slave指的就是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   

查看需要修改的配置文件所在路径

rpm -qc bind

     

3.1 配置正向解析 

  第一步:修改主机配置文件

vim  /etc/named.conf
options {
        listen-on port 53 { 192.168.73.105; };
        directory       "/var/named";
        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
        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mem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
        recursing-file  "/var/named/data/named.recursing";
        secroots-file   "/var/named/data/named.secroots";
        allow-query     { any; };
................................................
}

    

zone "." IN {						#正向解析“.”根区域
        type hint;					#类型为根区域
        file "named.ca";			#区域数据文件为named.ca,记录了13台根域服务器的域名和IP地址等信息
};

include "/etc/named.rfc1912.zones";		#包含区域配置文件里的所有配置

  

第二步: 修改区域配置文件,添加正向区域配置

vim /etc/named.rfc1912.zones
zone "yang.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yang.com.zone";
        allow-update { none; };可以删除
};

     

 第三步:配置正向区域数据文件

cd /var/named/
cp -p named.localhost benet.com.zone	#保留源文件的权限和属主的属性复制

   

$TTL 1D
@       IN SOA   yang.com. admin.yang.com. (

                                     20220815   ; serial
                                        1D      ; refresh
                                        1H      ; retry
                                        1W      ; expire
                                        3H )    ; minimum
        NS      yang.com.      //记录当前区域的DNS名称
        A       192.168.73.105  //记录的主机IP
www     IN  A   192.168.73.30
mail    IN  A   192.168.73.40
news    IN CNAME  WWW
*       IN  A   192.168.73.50

  

 第四步:启动named服务,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

sysemctl start named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etenforce 0

 另外:named服务启动失败的后。可以通过检查日志来进行排错。

tail  -f  /var/log/messages
vim  /var/log/messages

 第五步:在客户端的域名解析配置文件中添加DNS服务器地址

vim /etc/resolv.conf			#修改完后立即生效

nameserver 192.168.73.105 //将主机IP设置为dns服务器地址

   

第六步:正向解析测试

host www.yang.com  或
nslookup www.yang.com

   

第七步测试二:开另一台虚拟机,设置好DNS后进行域名解析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DNS1 =192.168.73.105

  

刷新网卡(如果不成功更改  vim /etc/resolv.conf)

  windos 用户端进行测试 

先 调整好dns获取 

 结果: 

3.2 配置反向解析 

 第一步:修改主配置  

 第二步:修改区域配置文件,添加反向解析

vim /etc/named.rfc1912.zones 

zone "73.168.192.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yang.com.zone.local";
};      

  

 第三步:修改反向解析的配置文件


cd /var/named


cp -a yang.com.zone  yang.com.zone.local



vim yang.com.zone.local

   

第四步:测试(windows和虚拟机2测试图省略) 

  

 第一台虚拟机保持不变,对第二台虚拟机进行从域名服务器的构建

 第一步:关闭安全服务和安装bind

   第二步:修改第一台虚拟机(打算作主服务器的那台)的区域配置

vim /etc/named.rfc1912.zones 
allow-transfer {192.168.73.106;};   //允许的主机IP

  

保存退出后进行重启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amed

第三步:设置第二台虚拟机的主配置 

  

 第四步:设置第二台虚拟机的区域数据文件


zone "yang.com" IN {
          type slave;
         masters{192.168.73.105;};
         file"slaves/yang.com.zone";

};
zone "73.168.192.in-addr.arpa" IN {
        type slave;
         masters{192.168.73.105;};
         file"slaves/yang.com.zone.local";
};

     

   

第五步:保存后退出启动服务 systemctl  start named(有错误,看日志排错) 

第六步:测试(以windows为例子)

   

   

1. 认识一个域名的各个组成部分

2.懂得域名解析中的递归查询和迭代解析的原理

3.学会配置 正向域名解析和反向域名解析 

4.成功搭建主从域名解析服务器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