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空类型的对象
- 定义空字符串:str = ""
- 定义空列表:str = []
方法2:获取列表的元素各数(长度)
格式:
- len(列表名)
方法3:计算元素出现的次数
- 列表名.count(元素)
方法4:找目标元素的牵引
- 格式:
- 列表名.index(元素)
- 如果找到了目标元素,那么会得到他的索引值
- 如果没有找到目标元素,那么会抛出异常(也就是报错)
案例:将列表 li = ["ab","c","d1","c","bb","p"] 中的 d1 修改为d10
方法5:删除列表元素
del格式:
- del 列表名[索引]
remove格式:
- 列表名.remove(元素)
pop格式:(每次执行pop方法,可以从列表中取出最后一个元素)
- 列表名.pop()
案例:删除li = ["ab","c","d1","c","bb","p"]中的第三个元素
案例:删除li = ["ab","c","d1","c","bb","p"]中的c
删除
- del li[0]:删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 del li:删除列表对象
- dle li [:]删除列表中的所有元素,列表变成空列表
方法6:列表元素顺序翻转
格式:
- 列表.reverse()
方法7:字符串翻转
格式:
- reverset(字符串)
注意:转换后的结果是一个Python对象,必须借助于list方法转换成列表,此时才可以进行显示
案例:将li = ["a","b","c","d"]中的内容逆序显示
案例:将将字符串abc123转换成321cba
方法8:列表元素排序
格式:
- 列表名.sort()
- sort.中的参数
- reverse = True 实现逆序排序
案例:li = [3,2,1,7,6,4,5]实现正序和逆序排序
注意:复制列表对象的方法
- 新列表 = 旧列表[:]
案例:将li1 = [1,2,3]的值复制给li2,然后修改li2的最后一个值
案例:将li = ["aaa","aaaa","aa","a"]按照列表元素的长度排序
方法9:列表推导式
格式:
- [表达式 for var in 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