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python学习(十五)面向对象

野见 2022-03-12 阅读 50

1. 面向对象:

1. 认识类和对象

  1. 类:类是具有相同功能和相同属性的对象的集合(一类事物的总称) —> 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2. 对象:对象就是类的实例(类的具体表现)

2. 定义类

定义类就是使用代码定义这个有哪些相同的功能(函数)和相同属性(变量)的对象的集合

语法结构:

class 类名:
    类的说明文档
    类的内容(方法和属性)
  1. 说明:
    1. class : 关键字,固定写法
    2. 类名 : 自己命名,符合命名要求, 采用驼峰式命名,并且首字母大写
    3. : : 固定写法
    4. 类的说明文档 : 本质就是多行注释
    5. 类的内容 : 有方法和属性组成,方法又分为(对象方法,类方法,静态方法);属性分为了(类属性,对象属性)
    6. 方法就是定义在类中的函数,属性就是定义在类中变量

3. 创建对象

对象又叫实例
  1. 语法: 类名()

4. 方法

  1. 对象方法
    1. 定义方法:将函数直接定义在类中
    2. 调用方法:通过对象.的方式调用
    3. 特点:自带参数self通过对象调用对象方法的时候,参数self不需要传参,系统会自动将当前对象传给self(self谁调用就指向谁)
  2. 静态方法
    1. 定义方法:在定义函数前加装饰器: @staticmethod
    2. 调用方法: 通过类.的方式调用
    3. 特点: 自带默认参数cls 在调用的时候不用传参,系统会将当前类传给cls
  3. 类方法
    1. 定义方法: 在定义函数前加装饰器 : @classmethod
    2. 调用方法: 通过类.的方式调用
    3. 特点: 没有特点

5. 常用的魔法方法

  1. __init__()
    在通过类创建对象的时候就会被自动调用,创建对象的时候需不需要参数,需要几个参数需要看__init__方法,除了self之外还有几个参数.
  2. __repr__()
    打印类的对象的时候就会自动调用类中的__repr__方法,并且获取这个方法的返回值为打印结果,返回值必须是字符串

编程思想

  1. 面向过程编程
    1. 遇到问题就会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
  2. 函数式编程
    1. 遇到问题马上想到是否有一个函数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话,直接用,没有就造一个
  3. 面向对象编程
    1. 遇到问题就马上想到有没有一个对象具备这个功能,如果有直接套用,没有就创建这个对象(创建对象还要看有没有类,没有类还要创建类)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