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

小安子啊 2022-02-26 阅读 61

前言、

我们在拿到一块新的硬盘存储设备后,需要经过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挂载才能正常使用,也就是以下学习步骤

  • 检测并确认新硬盘
  • 规划硬盘中的分区
  • 创建文件系统
  •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1、磁盘的硬件基础:

了解(略)

磁道 盘片 柱面

2、了解磁盘分区基础知识:

2.1、MBR主引导记录

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

MBR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处(512字节)

MBR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446字节)和硬盘分区表(16*4=64字节)。分区表有4个分区记录区,每个分区记录区占16个字节

 

2.2、文件位置与表示 

图示: 系统中第一块被识别到的硬件设备中分区编号为5的逻辑分区的设备文件

/dev表示硬件设备文件,sd表示的是存储设备

注意:

  • 目前常用sd表示SCSI设备,hd少见

  • 系统a-z代表26块不同的硬盘

  •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为1-4,逻辑分区从5开始

2.3、磁盘分区结构

主分区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的概念: 

  • 硬盘分区表分为4个分区,主分区可以分1-3个,但是扩展分区只有1个

  • 扩展分区再分成逻辑分区

2.4、文件系统(增删改查操作的依靠)

文件的建立、读取、修改、转存与控制都依赖文件操作系统,它的作用是合理规划硬盘

XFS日志文件系统:

  • 是CentOS 7、RHEL 7/8中默认的文件管理系统

SWAP文件交换系统

  • 为Linux系统建立交换分区

  • 相当于虚拟内存

3、规划硬盘分区:

3.1、检测并确认新硬盘

为硬盘分区前,我们需要先检测识别出硬盘,这里用到fdisk

fdisk命令——磁盘分区 Partition table manipulator for linux (用于linux的分区表操纵器)

查看所有硬盘参数

添加新的硬盘,传入接口scsi接口刷新

查看系统的磁盘

lsblk 查看系统的磁盘

3.2、规划硬盘中的分区

示例:

在交互式的操作环境中管理磁盘分区

命令解释
m打印出菜单
p打印出当前分区表
n新建一个分区
d删除一个分区
t改变分区的属性,系统ID----->L(列出所有代码)
w保存
q不保存退出

新建分区并且改变分区属性

3.3、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mkfs 在特定的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 (make filesystem)

格式化

两种方法:

3.4、临时挂载

挂载到根目录下的/data

挂载文件系统、ISO镜像到指定文件夹

umount命令

卸载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

3.5、永久挂载

blkid 查看设备的UUID

用于在永久挂载中填写的信息

实操:

1、先解除挂载 

2、进入/etc/fstab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查看磁盘空余情况

(创建文件系统->交换分区)

mkswap 创建交换文件系统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