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C语言中动态内存管理方式:malloc/calloc/realloc/free
4. operator new与operator delete函数
4.1 operator new与operator delete函数(重点)
6. 定位new表达式(placement-new) (了解)
1. C/C++内存分布
程序的运行本质上就是存储一些指令,存储一些数据,对于数据,由于的需求的不同,有的可能使用一下就行了,有的需要长期使用,有的不能修改,因此内存中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存放相关的一些数据(本文主要目的在于介绍C++相关内存管理方式,对于内存浅浅介绍一些知识,具体相关内存底层知识请移步其他文章。)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一段代码和相关问题,了解一下不同数据存储的区域。
2. C语言中动态内存管理方式:malloc/calloc/realloc/free
void Test()
{
// 1.malloc/calloc/realloc的区别是什么?
int* p1 = (int*)malloc(4*sizeof(int));
int* p2 = (int*)calloc(4, sizeof(int));
int* p3 = (int*)realloc(p2, sizeof(int) * 10);
// 这里需要free(p2)吗?不需要如果realloc原地扩容返回给p3的就是p2的地址,如果realloc是异地扩容
//realloc会释放旧空间。
free(p3);
}
malloc会从堆上申请对应的动态空间,calloc与malloc相比基本功能一致,但是在malloc基础上,calloc会对申请的空间进行初始化。realloc进行的是扩容操作,如果原先申请的空间相邻位置足够大到支持扩容,reallo原地进行扩容,并将原地址返回,如果空间不够,则在新地方申请足够的空间,并将原空间数据拷贝到新空间,释放旧空间,返回新空间地址。
【面试题】
1. malloc/calloc/realloc的区别?
2. malloc的实现原理? glibc中malloc实现原理
3. C++内存管理方式
C语言内存管理方式(malloc/calloc/realloc与free)在C++中可以继续使用,但有些地方就无能为力,而且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C++又提出了自己的内存管理方式:通过new和delete操作符进行动态内存管理。
3.1 new/delete操作内置类型
int main()
{
// 动态申请一个int类型的空间
int* p1 = new int;
// 动态申请10个int类型的空间
int* p2 = new int[10];
delete p1;
delete[] p2;
// 动态申请一个int类型的空间并初始化为0
int* p3 = new int(0);
//动态申请10个int类型的空间,10个空间初始化为0
int* p4 = new int[10]{ 0 };
//动态申请10个空间,前5个空间依次初始化为1,2,3,4,5,后5个空间默认初始化为0
int* p5 = new int[10]{1,2,3,4,5};
delete p3;
delete[] p4;
delete[] p5;
return 0;
}
在C语言中,我们使用malloc等需要计算申请的空间大小,使用new我们只需要new 后面加类型就可以申请单个对象空间,后面再接[]里面填数字,就可以申请连续的几个空间。对于单个对象,类型后加()给值进行初始化;对于多个对象,[]后面再加{},给值从左往右依次连续初始化,为给值的空间初始化为默认值。
申请的空间使用完毕后,对于单个空间,以delete 加对象的形式释放空间,对于多个空间,以delete[]加对象的形式初始化
注意:申请和释放单个元素的空间,使用new和delete操作符,申请和释放连续的空间,使用
new[]和delete[],注意:匹配起来使用。
3.2 new和delete操作自定义类型
class A
{
public:
A(int a = 0)
: _a(a)
{
cout << "A():" << this << endl;
}
~A()
{
cout << "~A():" << this << endl;
}
private:
int _a;
};
int main()
{
// new/delete 和 malloc/free最大区别是 new/delete对于【自定义类型】除了开空间
//还会调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A* p1 = (A*)malloc(sizeof(A));
A* p2 = new A(1);
free(p1);
delete p2;
// 内置类型是几乎是一样的
int* p3 = (int*)malloc(sizeof(int)); // C
int* p4 = new int;
free(p3);
delete p4;
A* p5 = (A*)malloc(sizeof(A) * 10);
A* p6 = new A[10];
free(p5);
delete[] p6;
return 0;
}
new/delete与C语言管理内存方式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对于自定义类型的对象,new会自动调用对象的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delete会自动调用析构函数清理自定义类型内部申请的资源。
class A
{
public:
A(int a1 = 0, int a2 = 0)
:_a1(a1)
, _a2(a2)
{
cout << "A(int a1 = 0, int a2 = 0)" << endl;
}
A(const A& aa)
:_a1(aa._a1)
{
cout << "A(const A& aa)" << endl;
}
A& operator=(const A& aa)
{
cout << "A& operator=(const A& aa)" << endl;
if (this != &aa)
{
_a1 = aa._a1;
}
return *this;
}
~A()
{
//delete _ptr;
cout << "~A()" << endl;
}
void Print()
{
cout << "A::Print->" << _a1 << endl;
}
A& operator++()
{
_a1 += 100;
return *this;
}
private:
int _a1 = 1;
int _a2 = 1;
};
int main()
{
A* p1 = new A(1);//自动调用构造函数
A* p2 = new A(2, 2);
A aa1(1, 1);
A aa2(2, 2);
A aa3(3, 3);
//自动调用析构函数
return 0;
}
class A
{
public:
A(int a1 = 0, int a2 = 0)
:_a1(a1)
, _a2(a2)
{
cout << "A(int a1 = 0, int a2 = 0)" << endl;
}
A(const A& aa)
:_a1(aa._a1)
{
cout << "A(const A& aa)" << endl;
}
A& operator=(const A& aa)
{
cout << "A& operator=(const A& aa)" << endl;
if (this != &aa)
{
_a1 = aa._a1;
}
return *this;
}
~A()
{
//delete _ptr;
cout << "~A()" << endl;
}
void Print()
{
cout << "A::Print->" << _a1 << endl;
}
A& operator++()
{
_a1 += 100;
return *this;
}
private:
int _a1 = 1;
int _a2 = 1;
};
int main()
{
A* p1 = new A(1);
A* p2 = new A(2, 2);
A aa1(1, 1);
A aa2(2, 2);
A aa3(3, 3);
A* p3 = new A[3]{ aa1, aa2, aa3 };//有名对象构造
A* p4 = new A[3]{ A(1,1), A(2,2), A(3,3) };//匿名对象构造
//A aa1 = { 1, 1 };
A* p5 = new A[3]{ {1,1}, {2,2}, {3,3} };//隐式类型转化
return 0;
}
此外,在定义成员为A类型的数组是,我们可以通过传有名对象拷贝构造数组成员,为了进一步简化过程我们还可以直接传递匿名对象拷贝构造,除此之外,单参数与多参数构造函数都支持隐式类型转换,我们可以直接向数组传递值,用{}将当对象的值括起来,这些值会先进行类型转换,构造出A对象,在拷贝构造给数组的成员,这样的写法非常方便。
注意:在申请自定义类型的空间时,new会调用构造函数,delete会调用析构函数,而malloc与
free不会。
3.3new空间申请错误的处理
int main()
{
try
{
// 空间申请失败会throw一个异常, try/catch来捕获这个异常
void* p1 = new char[1024 * 1024 * 1024];
cout << p1 << endl;
void* p2 = new char[1024 * 1024 * 1024];
cout << p2 << endl;
void* p3 = new char[1024 * 1024 * 1024];
cout << p3 << endl;
}
catch (const exception& e)
{
cout << e.what() << endl;//打印这个异常,查看错误信息
}
return 0;
}
void func()
{
// throw try/catch
int n = 1;
while (1)
{
void* p1 = new char[1024 * 1024];
cout << p1 << "->"<< n<<endl;
++n;
}
}
int main()
{
try
{
func();// 空间申请失败会throw一个异常, try/catch来捕获这个异常
}
catch (const exception& e)
{
cout << e.what() << endl;
}
return 0;
}
在C语言中,申请空间失败后会返回NULL,为了保证安全,我们需要自己对失败情况进行处理,而new申请失败后,它底层上会有throw抛出一个异常,try/catch来捕获异常,try{}内部写new的等操作,异常被出现后,程序会直接跳转到catch内,我们可以将异常打印出来一遍了解导致申请失败的原因(因为异常等涉及C++11等知识,到本文位置了解一下就行,平时申请空间一下,一般不会出错,可以暂不进行异常处理。)
4. operator new与operator delete函数
4.1 operator new与operator delete函数(重点)
通过上述两个全局函数的实现我们可以知道,operator new 实际也是通过malloc来申请空间,如果malloc申请空间成功就直接返回,否则执行用户提供的空间不足应对措施,如果用户提供该措施
就继续申请,否则就抛异常。operator delete 最终是通过free来释放空间的
5. new和delete的实现原理
5.1 内置类型
如果申请的是内置类型的空间,new和malloc,delete和free基本类似,不同的地方是:
new/delete申请和释放的是单个元素的空间,new[]和delete[]申请的是连续空间,而且new在申
请空间失败时会抛异常,malloc会返回NULL。
5.2 自定义类型
new的原理
delete的原理
new T[N]的原理
delete[]的原理
总的来说,new/delete底层就是operate new /delete加上对应的构造跟析构函数,作为操作符,使用new/delete编译器会直接将其编译为对应的指令。
5.3new/delete不搭配使用的额外情况
int main()
{
int* p1 = new int;//内置类型,没有指向什么资源
free(p1);//使用free,不会调用析构函数
//delete p1;
A* p2 = new A;//A匿名对象中有指针指向一块空间
free(p2);//free仅会释放匿名对象的空间,指针管理的空间丢失
//delete p2;
return 0;
}
首先,对于内置类型以及部分自定义类型(本身内部没有通过指针管理资源的对象)来说,如果使用new来申请空间,再使用free,因为没有额外的资源,我们使用free是没有问题的,不会造成内存泄漏。
但是当自定类型内部通过指针管理空间,那么使用new申请,用free释放,仅仅会释放对象本身的空间,指针额外管理的空间无法释放,造成内存泄漏的问题。必须使用delete(会自动调用析构函数,析构函数会释放对象额外管理的资源)
int main()
{
int* p1 = new int[10]; // -> malloc
delete p1; // -> free
free(p1);
return 0;
}
当使用new 类型[数量]的形式开辟数组时,对应应该使用delete[]来释放资源,但是对于内置类型来说没有什么额外的资源,那么new本身就相当于调用调用malloc,delete就像当于调用free,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class A
{
~A()
{
//delete _ptr;
cout << "~A()" << endl;
}
private:
int _a1 = 1;
int _a2 = 1;
};
class B
{
private:
int _b1 = 2;
int _b2 = 2;
};
int main()
{
B* p2 = new B[10];
delete p2;//B对象数组不会报错
A* p3 = new A[10];
delete[] p3;//A对象数组会报错
return 0;
}
但是对于自定类型来说,我们发现会出现一个神奇的情况,如上图B类型的对象使用delete释放不会报错,但是对于A类型对象使用delete却会报错。
这是因为new开辟多个对象时,编译器会在数组空间前方开辟4个字节存数组元素个数,使用delete[]时就会去取个数,根据个数调用n次析构,这也及时为什么delete[],方括号内不用写数量的原因。
B类型内部没有显式的写析构函数(编译器自动生成的析构函数本身也不做什么),编译器会进行优化,编译器扫描一遍,发现B没有显式的写析构,说明对象本身没有什么需要释放的资源,使用delete,编译器不会开辟空间去存数组元素个数,也不会再调用析构,,delete就相当于free,所以free去释放一段连续空间,程序不会报错。
但是对于A类型来说,显式写了析构,编译器会去开辟空间存储数组元素个数,但是delete不会去取数组个数,释放空间时delete是从上图位置开始释放的(delete[]会去取个数,从总空间开始位置释放),不会释放存储个数的空间,那么释放一块连续空间的部分空间,程序报错。
总结使用new、delete、new 类型[数量]、delete[]是一定要注意搭配使用,不要乱用。(注以上实验数据受到编译器优化的影响,不同平台的结果可能不同。)
6. 定位new表达式(placement-new) (了解)
class A
{
public:
A(int a = 0)
: _a(a)
{
cout << "A():" << this << endl;
}
~A()
{
cout << "~A():" << this << endl;
}
private:
int _a;
};
// 定位new/replacement new
int main()
{
// p2现在指向的只不过是与A对象相同大小的一段空间,还不能算是一个对象,因为构造函数没
//有执行
A* p2 = (A*)operator new(sizeof(A));
new(p2)A(10);// 注意:如果A类的构造函数有参数时,此处需要传参
p2->~A();//显式调用析构
operator delete(p2);
return 0;
}
上文我们提到过operate new/delete是全局函数,可以直接调用。直接调用operate new与new的区是前者不会调用构造函数,定义的对象没有初始化,对于这块我们可以调用定位new来初始化,直接调用operate delete与delete的区别是不会调用析构函数,自定义内型内部额外管理的资源无法释放,我们可以显示调用析构函数来解决。
上一段定位new的应用看上去多此一举,没有什么意义,但其实定位new有其他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