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后面三种人引领的网络名词。
四、普通话不好的人引领的网络名词。
说到普通话不好,就是方言和谐音,再与输入法相结合,就逐渐颠覆了人们对文字的价值观。当然,这也要感谢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样一个词,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就有不同的意思。比如:一个大妈说买“小米”和一个大学生说买“小米”,结果是大相径庭。而方言引领的网络名词就更多了,比如:同学,叫成了“童鞋”。当然,还有最有名的一个网络名词“蓝瘦(难受),香菇(想哭)”,明明是广西的一位小哥在失恋后发了一段视频,说一段广西方言,结果被一个外行翻译恶搞了一下,竟然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络名词。
五、骂人不带脏字的人引领的网络名词。
记得有一次,儿子跟我微信聊天。当时我正在吹牛,说自己如何如何,结果,儿子突然给我回复了两个字“辣鸡”,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儿子想吃“撒上辣椒的烤鸡”,结果,后来才知道,儿子是说我“垃圾”,就是鄙视的意思。就这样,我一个高智商的人却被一个低智商的零零后用两个字给KO了,竟然事后还被儿子说我该吃脑残片了。当然,还有一些网络名词就更加考验智商了,比如:关你第16个字母的事。这句话最可恶的地方是,等你怀着好奇心和探索之心明白真相后,有一种被羞辱智商的愤恨,真的是太扎心了!
六、有文化的流氓引领的网络名词。
有句话叫:“不怕流氓会武术,就怕流氓有文化。”流氓会武术打不了多少人,但流氓有文化就会给国家、社会和我们的下一代带来不好的风气。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络是很大一部分人的泄愤之地,虽然监管和引导纠正了很多不正之风,但也在回收站中留下了一些“文化肿瘤”,而且,一些道貌岸然的文化流氓还把这些“文化肿瘤”变成了良性,仍在大庭广众下传播和推广。
回溯之前的人生经历,想到了很多让我自觉脸红的场景,比如:在某些成名讲师的演讲中、在某些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讲课中、在某个大V发布的微博中、在某些知名作家的网络小说中、在某知名的辩论节目中,甚至还包括一些身为知识分子和创业者的成功女性,真的不敢相信,他们竟然如此自然、毫无矜持的满嘴跑生殖器。更让我不可理解的是,当有些脏话从他们嘴里喷出的时候,台下的观众竟然还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人是“真”性情,“直”脾气,再换成一个网络名词就是“不装”。
对此,我真想弱弱的问一下他们:“你们当着自己孩子的面也经常对他们说这些脏话吗?如果你们孩子也说这样的脏话,你也会为孩子的不装而鼓掌吗?”如果你不愿意,那么,就不要去祸害别人家的孩子。
至于这类网络名词的具体例子就不方便讲了,总之,我是难以启齿。也许,在我能接受的底限中仅仅只有“TMD”吧,再大的底限我感觉真的是口味有点重。
最后,分享今天日记的感悟:“在家讲脏话,没有错,但是,祸害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你的不对了。”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