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大数据时代 以非结构化数据呈现更丰富的世界

大数据这个词在中国流行已久,形形色色的产品、平台和公司早已贴上了大数据的标签,而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始终是少数。行业对于大数据的认知开始变得更加理性和客观,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但如果因此就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进入风平浪静的“发展期”,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错过一场更加波澜壮阔的变革。

 

被忽视的非结构化数据

在过去几年,大数据产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处理海量、多源和异构的数据并获得价值,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结构化数据。不可否认,这些数据的体量足够巨大,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 数据总量中,结构化数据仅占到20%,其余80%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在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包括各种办公文档、图片、视频、音频、设计文档、日志文件、机器数据等,这些数据如同海面下的冰山一样,体积巨大却鲜人问津。事实上,过去大家并非有意忽视非结构化数据,而是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不得不策略性地“放弃”这部分数据。

大数据时代 以非结构化数据呈现更丰富的世界_结构化

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1、存储资源受限,大量数据被抛弃

非结构化数据体量巨大并且产生速度非常快,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资源,而存储成本降低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大量数据在没有加以分析和利用之前就被早早抛弃,以便为新产生的数据腾出空间;

 

2、数据体量大,获取和流转困难

对于已经保留下来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使用和处理,依然是一项不讨好的“体力活儿”。由于体量、距离和传输的原因,非结构化数据难以获得,更难以灵活地投入业务分析和处理流程之中;

 

3、缺乏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

非结构化数据的价值密度相对较低,但总体价值含量却非常之高,缺乏有效的技术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就会在面对海量文件数据时束手无策。相比之下,结构化数据更容易入手,因此,许多企业就会选择优先处理结构化数据。

 

未来世界将是非结构化的

世界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时至今日,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发展了一个重要的节点。一方面,得益于存储成本的下降,随着存储技术和公有云平台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用户可以拥有充足并且弹性可扩展的存储介质,用于存放更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使得非结构化数据的积累和应用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行业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视程度。物联网、工业4.0、视频直播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非结构化数据,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语义分析、图像识别等技术则需要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来开展工作,包括数据库系统也在不断向非结构化延伸。因此我们应当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去面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与利用。

 

因此,未来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将从结构化数据向非结构化数据转移,无论是消费级市场还是企业级市场,都会试图生产和采集更多的非结构化数据,并从中发掘商业价值。谁能够最先积累更多的数据,谁能够最先从中学到知识,谁就会领先一步,率先占领未知的空间与数据价值的蓝海。

大数据时代 以非结构化数据呈现更丰富的世界_大数据_02

丰富的非结构化数据构成了我们生存的世界

 

非结构化数据带来的新机会

作为大数据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结构化数据一旦受到重视,注定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吹响大数据时代下半场比赛的哨音。

 

在结构化数据为主导的阶段,大量的企业通过围绕结构化数据提供产品和服务,最终成长为行业巨头,并建立了稳固的竞争壁垒。而新兴的非结构化数据市场将给更多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带来百年一遇弯道超车的机会。

 

同时,由于非结构化数据的自身特征与结构化数据有着本质的差异,导致这场变革将是全链条的 —— 从数据的生产、存储、流转、加工、处理,到最终的分析、应用和输出,与传统模式存在着天壤之别。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颠覆性的技术和模式,甚至形成独立的规模化赛道。因此,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机会和市场空间将是巨大的,我们甚至已经能够预见到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大数据时代 以非结构化数据呈现更丰富的世界_大数据_03

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对比


可以想象,当我们对非结构化数据有了足够的控制力,并能够充分利用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将是一个更加完整和富有生命力的世界!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