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前的问题
为什么要引入坐标变换?
坐标变换方法有哪些?
各坐标变换的定义,变换公式是怎样的?
MATLAB仿真模块如何搭建?
学习过程中,参考有:
[1]《现代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原理及Matlab仿真》 袁雷 胡冰新 魏克银 陈姝 编著
[2]《现代电机控制技术》王成元 夏加宽 孙宜标 编著
以及csdn网站资料。
1.为什么要引入坐标变换
根据昨日整理的PMSM在自然坐标系下的电压矢量方程以及电磁转矩方程可知,PMSM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具有强耦合、高阶且多变量的系统【定子磁链是关于转子位置角(在空间坐标系下,等效转子励磁绕组轴线与A相轴线的夹角)的函数,而电磁转矩与定子电流幅值以及相关夹角(定子电流同转子励磁绕组轴线之间的夹角)有关】,所以为了便于解耦控制,需要使用坐标变换对其进行解耦与降阶处理。
2.坐标变换的方法有哪些?
坐标变换可大致分为两类:Clark变换以及park变换(对应引出还有反Clark变换以及反park变换)。需要注意的是坐标变换原则是:坐标变换前后磁动势都等效。
图1-1
3.各坐标变换的定义,变换公式是怎样的?
(1)Clark变换
定义:将矢量从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abc轴→αβ轴
图1-2
如图1-2中,ABC为三相对称绕组,其绕组匝数都为N1,αβ为相互正交的绕组,其绕组匝数为N2,观察abc轴线与αβ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按照两坐标系下产生的基波合成磁动势相等的原则,进行分解可有:
-
cos60°-
cos60°=
0+cos30°-
cos30°=
设=
*
,则
=
*(
-
cos60°-
cos60°)
=
*(
cos30°-
cos30°)
与
在同一轴线上,所以变换可同等分析,有:
=
*(
-
cos60°-
cos60°)
=
*(
cos30°-
cos30°)
要顺利进行坐标变换,便需要将变换系数求出来。
已知:
=Umax*cosφ
=Umax*cos(φ-120°)
=Umax*cos(φ+120°)
而=
*(
-
cos60°-
cos60°)=
*cosφ=
[与
同在实轴,要求幅值相等,则需满足它俩幅值相等,从此处算得的k值便满足其余等式]
很明显合成矢量的值为原矢量幅值的3/2,要求其等幅值变换的话,就需要在变换的整体面前乘上一个系数值,即2/3。
所以有
=
*(
-
-
*cos60°)
=
*(
+
-
*cos30°)
写成矩阵形式:
=
其中f可代表在自然坐标系下的磁链、电压以及电流均可使用此变换等式。
根据矩阵,搭建仿真模块如图1-3所示,
图1-3
此情况下的反Clark变换
同理:
=
*
=
*(
+
*cos30°)
=
*(
-
*cos30°)
与
同在实轴,要求其等幅值变换,则需要取
=1即可,此时变换矩阵为:
=
根据矩阵,搭建仿真模块如图1-4所示,
图1-4
若要求功率相等,
为了方便进行反变换,引入一个矢量=K*(
+
+
)
则有
=
,
令C=*
根据矩阵,搭建仿真模块如图1-5所示,
此情况下反Clark变换
=
根据矩阵,搭建仿真模块如图1-6所示,
图1-6
(2)park变换
Park变换定义:将矢量从两相静止(自然)坐标系下变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下,αβ轴→dq轴
1)从两相静止坐标系变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下
根据变换矩阵进行MATLAB模块搭建如图1-7与1-8所示,
图1-7
图1-8
根据变换矩阵进行MATLAB模块搭建如图1-9与1-10所示,
图1-9
图1-10
总结
今日主要学习了坐标变换,以前对于坐标变换矩阵的等幅值与等功率系数怎么来的不清楚,现在明了许多了,并且根据变换矩阵,搭建了相应的MATLAB模块,今日有一个小看法:其实,Clark变换是park变换的一个特殊情况,就类似于直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特殊情况,是当转子位置角为0时,d轴与A相轴线重合,此时称为α轴。(这样子对于我更易于理解)
继续加油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