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页(onboarding screen)
常见误区
很多人认为新用户引导就是指APP打开后看到的页面,认为因用户引导=启动页,这是错误的。
新用户引导页,重点是“新”,只针对第一次启动APP的用户才能看到,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快速了解你产品的某个功能/流程。就是说你的手机第一次安装这个APP,你打开后才会看到,退出/关闭应用,再次打开就再也看不到了(除非有些应用会专门设置一个模块,允许手机再次看到)。
这里还分为两种情况:
①服务器记录手机系统ID:手机第一次安装过APP,无论是否注册,卸载后再安装就相当于不是新用户,不会再看到引导页;
②服务器记录手机号:手机安装过APP,注册后才是新用户,退出再打开将不再显示引导页;如果是未注册账号,退出/卸载应用,再次打开仍将看到引导页。
引导页
引导页通常分为:app首次引导页、操作说明引导页、空页面引导页。
引导页一般在1~5页。需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过多的页面造成视觉的冗杂,给用户造成认知疲劳和负担。
1.app首次引导页
是指当你第一次打开一款应用的时候你看到的引导页,它们在你未使用产品之前提前告知你产品的主要功能与特点,第一印象会极大地影响到后续的产品使用体验。首次引导页内容设计会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①功能介绍类引导页(一般是新产品上线/新增功能或者亮点功能展示)
②推广类介绍引导页(一般是新产品上架时使用)
③解决问题类引导页(一般是产品新功能发布时使用)
缺陷:这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滑动的引导是十分另用户厌恶的。
app操作说明引导页
指当用户首次进入app的某个模块或者是某个页面时,通过浮层的形式引导用户进行相关功能性的操作。
使用操作说明类引导页是对目标用户在首次使用产品某个具体功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不清楚的操作、误解的操作行为进行操作预告也就是体验中所说的 防错机制。
app空页面引导
作为一个新用户,在最初使用你产品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记录或者是操作历史,许多界面都会呈现出“空状态”。为了避免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出现迷茫感,我们将空页面利用起来,引导用户进行某些操作。
像天猫、淘宝、京东。当你购物车没有东西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推荐相关商品,引导你进行购买。是这些产品真正“坏”的地方。
image.png
想要为产品做出好的引导页,一定需要在理解用户对引导页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师自身的素养,结合产品想要传递的情感,进行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