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软工视频总结(二)


        

软工视频总结(二)_视频

第四章:10-16集,面向过程

        设计过程:定规范、总设计、处方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编概要设计文档、概要设计评审

        模块独立性:功能、逻辑、状态(低耦合、高内聚)

        结构化法:传入、传出、变换、协调

        

软工视频总结(二)_视频_02

第五章:17-20集,程序设计语言

好程序标准:易测试调试、维护、修改、设计简单、高效率


       程序文档化:标示符命名、安排注释、程序的视觉组织


       数据说明:标准化规范化、排列、形参排列有序


       语句结构:简单、直接


设计质量评价:语法、运行、不适当的语句、有效数据测试、无效数据测试、任何数据


        

软工视频总结(二)_面向对象_03


第六章:33-36集,面向对象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类型:外行、初学者、熟练者、专家

       用户模型和观点:理论认识(用户思维过程例GOMS)、用户知识(计算机属性程度、计算机理解程度)、用户特性(用户的基本技能)、用户任务(操作次序)、用户观点(图形或者语言方式表达用户设想系统构思)  


       任务分配步骤:检查数据流图、对于共同完成的任务,将每个动作分配给人或者计算机、进一步细化人和计算机的协同动作


       界面设计类型特点:使用难易程度、学习的难易程度、操作速度、复杂程度、控制、开发的难易程度


         

软工视频总结(二)_概要设计_04

第九章:27-32集,面向对象 


属性、操作、名字


      消息(通信):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


      类: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继承:使用已经存在的定义做为基础建立新定义的技术


      对象模型: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构成系统的类和对象,关联(聚合、限定、角色)


      动态模型:状态图(状态和事件的网络),状态(一个对象的行为)、事件(多个对象的集体行为)


      OOA:说明面对的问题,指定系统对象如何协同合作完成指定的功能


      OOD:对OOA的改进和增补


个人感受:


      总体认识,软工视频看完之后对于它我没有太深刻的认识,当初自己的宏观把控没有做好,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没有做笔记的好方法,导致在做总结的时候感觉很多东西放在那里很乱,后来在写文档的时候也没有用到太多的关于视频中的东西!感觉这方面很是欠缺啊!尤其是看视频做笔记,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做笔记的方法,等着专门为如何做笔记写一篇博客吧!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