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热爱国学的Java后端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
🍎个人主页:乐趣国学的博客
🍊个人信条:不迁怒,不贰过。小知识,大智慧。
目录
1、实体完整性
1.1主键约束(primary key)
1.2唯一约束(unique):
1.3自动增长列(auto_increment)
2、域完整性
2.1 数据类型:(数值类型、日期类型、字符串类型)
2.2 非空约束:not null
2.3 默认值约束 default
3、引用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4、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作用:保证用户输入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是正确的。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 在创建表时给表中添加约束
完整性的分类:
实体完整性:
域完整性:
引用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
实体:即表中的一行(一条记录)代表一个实体(entity)
实体完整性的作用:标识每一行数据不重复。
primary key) 唯一约束(unique) 自动增长列(auto_increment)
1.1主键约束(primary key)
注:每个表中要有一个主键。
特点:数据唯一,且不能为null
例:
第一种添加方式: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
第二种添加方式:此种方式优势在于,可以创建联合主键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
CREATE TABLE student(
classid int,
stuid int,
name varchar(50),
primary key(classid,stuid)
);
第三种添加方式: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varchar(50)
);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PRIMARY KEY (id);
1.2唯一约束(unique):
特点:给字段添加了唯一约束后,该字段中的数据具有唯一性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unique
);
1.3自动增长列(auto_increment)
sqlserver数据库 (identity) oracle数据库( sequence)
给主键添加自动增长的数值,列只能是整数类型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
);
INSERT INTO student(name) values(‘tom’);
2、域完整性
域完整性的作用:限制此单元格的数据正确,不对照此列的其它单元格比较
域代表当前单元格
数据类型 非空约束(not null) 默认值约束(default)
check约束(mysql不支持)check(sex='男' or sex='女')
2.1 数据类型:(数值类型、日期类型、字符串类型)
2.2 非空约束:not null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irmary key,
Name varchar(50) not null,
Sex varchar(10)
);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1,’tom’,null);
2.3 默认值约束 default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irmary key,
Name varchar(50) not null,
Sex varchar(10) default ‘男’
);
insert into student1 values(1,'tom','女');
insert into student1 values(2,'jerry',default);
3、引用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FOREIGN KEY
例:
CREATE TABLE student(
sid int pirmary key,
name varchar(50) not null,
sex varchar(10) default ‘男’
);
create table score(
id int,
score int,
sid int , -- 外键列的数据类型一定要与主键的类型一致
CONSTRAINT fk_score_sid foreign key (sid) references student(id)
);
第二种添加外键方式:
ALTER TABLE score1 ADD CONSTRAINT fk_stu_score FOREIGN KEY(sid) REFERENCES stu(id);
4、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一对一:例如t_person表和t_card表,即人和身份证。这种情况需要找出主从关系,即谁是主表,谁是从表。人可以没有身份证,但身份证必须要有人才行,所以人是主表,而身份证是从表。设计从表可以有两种方案:
在t_card表中添加外键列(相对t_user表),并且给外键添加唯一约束;
给t_card表的主键添加外键约束(相对t_user表),即t_card表的主键也是外键。
一对多(多对一):最为常见的就是一对多!一对多和多对一,这是从哪个角度去看得出来的。t_user和t_section的关系,从t_user来看就是一对多,而从t_section的角度来看就是多对一!这种情况都是在多方创建外键!
多对多:例如t_stu和t_teacher表,即一个学生可以有多个老师,而一个老师也可以有多个学生。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创建中间表来处理多对多关系。例如再创建一张表t_stu_tea表,给出两个外键,一个相对t_stu表的外键,另一个相对t_teacher表的外键。
码文不易,本篇文章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想要学习更多数据库系列知识,请关注博主,博主带你零基础学习Java知识。与此同时,对于日常生活有困扰的朋友,欢迎阅读我的第四栏目:《国学周更—心性养成之路》,学习技术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了心性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