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Python文件的使用】

君心浅语 2022-04-07 阅读 20
python

文件概述

文件类别

文件是一个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上的数据序列,可以包含任何数据内容。概念上,文件是数据的集合和抽象,类似地,函数是程序的集合和抽象。用文件形式组织和表达数据更有效也更为灵活。文件包括两种类型: 文本文件 二进制文件。

        二进制文件直接由比特0和比特1组成,没有统一字符编码,文件内部数据的组织格式与文件用途有关。 二进制文件和文本文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统一的字符编码

        无论文件创建为文本文件或者二进制文件,都可以用“文本文件方式”和“二进制文件方式”打开,打开后的操作不同。

通过下面的实例,理解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区别。

#coding=utf-8
textFile = open("7.1.txt", "rt", encoding='utf-8')  # t表示文本文件方式
print(textFile.readline())
textFile.close()
binFile = open("7.1.txt", "rb")  # b表示二进制文件方式
print(binFile.readline())
binFile.close()

输出结果如下:

        采用文本方式读入文件,文件经过编码形成字符串,打印出有含义 的字符;采用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文件被解析为字节(byte)流。 由于存在编码,字符串中的一个字符由2个字节表示。


文件路径

文件有两个关键属性,分别是“文件名”和“文件路径”。 文件名指的是为每个文件设定的名称。 文件路径,是文件存储的位置或即将存储的位置。


文件的编码方式

编码就是用数字来表示符号和文字,它是符号、文字存储和显示的基础。

(1)ASCII编码方式

(2)GB2312编码方式

(3)GBK编码方式

(4)Unicode编码方式

(5)UTF-8编码方式


文件操作

Python对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采用统一的操作步骤,即 “打开-操作-关闭”


文件打开 

 Python通过解释器内置的open()函数打开一个文件,并实现该文件与一个程序变量的关联,open() 函数常用形式是 接收两个参数:文件名(file)和打开模式(mode)。

 完整的语法格式为:

文件名可以是文件的实际名字,也可以是包含完整路径的名字。

模式(mode 参数有:

模式

描述

r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这是默认模式。如果文件不存在,返回异常FileNotFoundError,默认值

w

覆盖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完全覆盖

x

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返回异常FileExistsError

a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也就是说,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b

二进制文件模式。

+

与r/w/x/a一同使用,在原功能基础上增加同时读写功能

文本模式 (默认)。

r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只读。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这是默认模式。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如图片等。

r+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r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如图片等。

w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如图片等。

w+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w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如图片等。

a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也就是说,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a+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文件打开时会是追加模式。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a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默认为文本模式,如果要以二进制模式打开,加上 b 。


文件读写

file 对象使用 open 函数来创建,下表列出了 file 对象常用的函数:

序号

方法及描述

1

file.flush()

刷新文件内部缓冲,直接把内部缓冲区的数据立刻写入文件, 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输出缓冲区写入。

一般情况下,文件关闭后会自动刷新缓冲区,但有时你需要在关闭前刷新它,这时就可以使用 flush() 方法。

2

file.fileno()

返回一个整型的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FD 整型), 可以用在如os模块的read方法等一些底层操作上。

3

file.isatty()

如果文件连接到一个终端设备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4

file.resd([size])

从文件读取指定的字节数,如果未给定或为负则读取所有。

5

file.resdline([size])

读取整行,包括 "\n" 字符。

6

file.resdlines([sizeint])

读取所有行并返回列表,若给定sizeint>0,返回总和大约为sizeint字节的行, 实际读取值可能比 sizeint 较大, 因为需要填充缓冲区。

7

file.seek(offset[,whence])

移动文件读取指针到指定位置

8

file.tell()

返回文件当前位置。

9

file.truncate([size])

从文件的首行首字符开始截断,截断文件为 size 个字符,无 size 表示从当前位置截断;截断之后后面的所有字符被删除,其中 windows 系统下的换行代表2个字符大小。

10

file.write(str)

将字符串写入文件,返回的是写入的字符长度。

11

file.writelines(sequence)

向文件写入一个序列字符串列表,如果需要换行则要自己加入每行的换行符。

 实例1:文本文件逐行打印

#coding=utf-8
fname = input("请输入要打开的文件:")
fo = open(fname, "r", encoding="utf-8")
for line in fo.readlines():
    print(line)
fo.close()

 运行结果

如果程序需要逐行处理文件内容,建议采用上述代码格式

实例2:对文件进行写入

#coding=utf-8
fname = input("请输入要打开的文件:")
fo = open(fname, "w+")
ls = ["唐诗", "宋词", "元曲"]
fo.writelines(ls)
for line in fo:
    print(line)
fo.close()

 运行结果


文件关闭

文件使用结束后要使用close()方法关闭,释放文件的使用授权,该方法的使用方式如下:

<变量名>.close()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