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二、颜色在构图中的情绪传达
接下来我们要分享的是颜色,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颜色观,无法太过深入地延伸过于主观的部分,所以这里就总结了较为实用的经验之谈,并围绕怎么感知颜色和如何使用颜色两个主题进行阐述。
(一) 如何感知颜色:
1 . 颜色公式
如下图,按照这个颜色公式去推一个物体颜色肯定不会出错。
很多人会问某个物体最终在什么环境呈现了一个什么效果,要怎么画呢?是应该偏暖还是偏冷呢?如果不清楚,那么就按照这个公式套就行,但里面具体是什么东西,我们来一步一步往下推。
2 . 颜色是可以传达感情的:
首先是对颜色的定位,其实它跟黑白构成的地位是一样的,它们所要处理的问题也是一样的。
我们来看这个图,可能你看第一眼不知道这里的美味、安静是什么。在设计的时候肯定也是在这样的感知基础上做出来的,我们发现所有衍生的感知都和颜色很巧妙地对上了。比如图中的白色,这个系数的色彩代表了一个美容色彩,代表了一个安定的素材,颜色和情绪很奇妙地匹配上了。
其次再从这个位置展开,可以看到这组图中不同的色彩里所传达的不同感情基调。
3 . 色相与色调:
说到色相与色调,其实这两者之间也是存在联系的。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即色彩的相貌名称,如红、橙、黄、绿、青等。
而色调则是色彩的相对明暗程度,比如黄色,它在不同的时间和天气下呈现出来的明度以及纯度上的差异。色调可以通过纯度与明度来改变。纯度和明度不一样,感情上就不一样。
从左边的动画效果所呈现出来的色调到右边的写实度高的电影场景中所展现的色调相比之间的差异。
当系数提升时,灰度也会逐步下降,所以这里可以看出,色调跟材质,造型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场景最后显示出来的系数,因此这个环节是不能出差错的。放到Photoshop中看,就是纯度和明度的控制,也就是灰度的控制。
再回顾下这个颜色公式,物体的颜色是根据光源加色调,然后加一个固有色。
那固有色是根据什么决定吗?
这就跟我们之前说过的材质有关系了。材质不同,其固有色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材质决定了物体的反射光。所以,光源、色调加上固有色这三者合一,才能够定义为物体的颜色。
那么在这个公式中,我还要补充一个条件:物体随着景深的变化,它所呈现的色调也会随之变化。
比如这张图中,物体的颜色是红色,但是随着景深的变化,其色调也随着推移变深,最后呈现出来的在光源下的颜色也就产生了差别。
这也是在颜色感知上要注意的,景深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而明度,作为色相的明暗差别(深浅差别)对颜色产生的影响大家也都了解,这里就不多做阐述了。
4 . 补色:
补色又称互补色,是指任何两种以适当比例混合后而呈现白色或灰色的颜色,即这两种颜色互为补色。
关于补色的百分比差距应用大家都了解,所以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补色可以体现情绪的作用。
先看下左边对补色的运用,即使是没有颜色的黑白构成阶段,图中白色的这部分所传达的一个情绪在镜头上所体现的是一个比较安静的氛围,而右边与之对比,由于运用的点比较散,所带来的感觉便较为吵闹,这就是在黑白构成阶段相同的,通过对补色的运用来体现情绪。
这里我要提的一点是在同一个色彩里存在纯度不同,所以同色系也可以当做一种补色,而并非一定要传统意义上的色盘上对立面的颜色。比如图中靠近地面这块,我运用的纯度比较高,便也可以充当一种补色关系来应用。
总结颜色中服务于构图的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看下白色框中,通过对补色关系的运用,蓝色的对应补色为黄色,将其逐步到中心用地这里。
再看黄色框内,随着色相的纯度变化,除去深浅变化,通过纯度的区别进行布局来帮助构图。
最后是蓝色框内,加入了一个大块面积的明度关系,也是通过一个明度变化来拉伸建筑走向,引导到中心区域。
当然,这个图中还包含了很多光影程度的内容,这里就不详说了。
(二) 如何使用颜色:
1 . 快速找出补色
上面讲了很多颜色对构图的帮助,现在来看下如何使用颜色。
关键点在于快速找出补色,把补色关系运用好。比如从图中的三原色的红色中快速找出它们的补色关系,要怎么找?
有一个小技巧分享
我们可以把三原色比喻成三国,黄色代表蜀国,蓝色代表吴国,红色代表魏国。当魏国最强大的时候,蜀国和吴国会联合起来,它们联合起来后所得到的兵力,就可以和魏国对抗。蓝色和黄色混合以后得到的绿色,就是红色的补色,你只要把红花蓝这三种颜色的补色的记住,其他所有的补色关系你都能很快找出来。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复杂一点的图,加入环境色的因素。
比如这里的图中所标处的砖红色,那么要怎么快速找到它的补充关系呢?回想刚才说到的绿色是红色的补色,那么你把红色找出来,两者混合就变成暗红了。然后这里的绿色变化后,靠近蓝色或者紫色,你也就将红色加上暗紫色,来形成一个补色关系。
我们来看下他的颜色是怎么用的。首先整个构图中补色面积占的少,整块都是一个黄橙色偏红的黄色的颜色。
那它的补色是什么?
也就是我们刚才分析出来的最后这两个颜色。它将其运用在了盔甲上这块。吸取了盔甲上的颜色后会发现,虽然明度上有区别,但是跟我们刚才所提到的颜色是一样的,当然在这其中它还受到了环境色,也就是黄昏的影响,所以必须再加上一个红色才能得到对应的补色。
图一,大面积地使用了偏暖的红色,绿色作为补色。
图二,则是大面积使用绿色,小面积使用红色作为补色。
图三,补色关系的一个大面积应用就是那个偏暖红的红色,补色对应的也就是这种绿色。简单分析一下,它是一个偏灰的色调,因为想要营造中国风。所以整个红色色系这里,因为它靠近橙色,所以他的补色关系也就是紫色偏红这块。
2 . 相近色的使用
要使用好颜色,除了要使用好补色,对相近色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如图,绿偏黄色与绿偏蓝色所得到的两种颜色是微妙的,同为相近色的黄绿色,但又互为补色的关系。
这张图中的两种黄绿色便非常微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互补的关系。
小结:
色彩理论与配色分析共同为构图服务,除了色彩对情绪传达的作用外,在实际运用中补色和相近色也为黑白构成阶段的关系处理进行完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