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冉冉升起的新星-虹膜识别

影子喵喵喵 2022-03-16 阅读 72

冉冉升起的新星-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的发展史

纵观整个世界发展史,身份鉴别技术一直是人类常年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何利用自身载体数据——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如人脸、指纹、虹膜、静脉、视网膜及行为特性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身份认证,便成了现代信息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而虹膜识别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虹膜识别是什么?

虹膜是人体中最独特的结构之一,自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直至死亡终生不变,且不因外部干扰而磨损变化,因此具有极强的唯一性和稳定性。通过虹膜识别,生理特征极为相似的同卵双胞胎也能在1s内进行区分,即便是要分辨《西游记》的“真假美猴王”也不再是个难题。相较于指纹0.8%、人脸识别2%左右的误识率,虹膜识别误识率可低至百万分之一。

既然虹膜具有外部可见的特征,那么虹膜识别是否就是一个简单的图像采集→比对的过程呢?

答案是否定的,从虹膜图像的获取到最终的身份匹配,不经过大量的专业计算是无法得以实现的。要保证虹膜识别在黑暗、强光等不同光照下,以及佩戴眼镜等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搭载虹膜识别的设备需配备红外LED以及虹膜识别摄像头。但由于自主研发虹膜图像获取装置的技术门槛高,中国虹膜识别研究的开展一度受限。

为什么虹膜识别并未广泛应用?

不得不承认的是,虹膜识别技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依然属于比较陌生的领域。虹膜识别多在煤矿等特殊场景中使用,还尚未得到全面广泛的应用。

“距离与价格是其步履维艰的两个重要因素。”陕西守护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目前市面其他虹膜识别设备多为近距离虹膜识别产品,工作距离多不足40厘米,要用户主动的去配合设备才能完成图像采集,相对于人脸识别用户体验较差。同时,由于研发生产成本高昂,其他虹膜识别设备成本至少在几万元以上,接近人脸识别设备的三倍,难以大规模商用,让不少厂商望而却步。而拥有远距离虹膜识别研究团队的守护星科技,目前则正在全力攻克这些难题。”

守护星的研究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难关,研发出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虹膜数据核心算法,并经过反复验证,使虹膜识别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将技术转化为了产品推向市场。在实践中产品的稳定性、实用性、易用性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产品内获得了市场的青睐,虹膜产品的产销量节节攀升,稳居国内虹膜产品销量的前列。

“可以说,虹膜识别将会对未来生活进行全方位渗透。我们也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对构建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有所助力,向每一位公民提供最精准、最安心的保障。”守护星相关负责人表示。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