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惢客创业日记》2018.12.28(周五)创业从0到1的10个阶段(七)


《惢客创业日记》2018.12.28(周五)创业从0到1的10个阶段(七)_分享

  目前,每天的工作已经非常的清晰和明确,都是在这三件事之间重复,产品原型、创业日记和学习产品。

  接下来,再继续给大家分享创业从0到1的0.6阶段(产品原型阶段)。一提到产品原型,可能很多人都以为是计算机软件或互联网平台的抽象概念,或者会把产品原型当成子一个高大上的东西。其实,产品原型只是做产品中的一个环节或流程,也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创业项目。

  比如:搞建筑的,可以把产品原型视为设计图纸,搞产品加工的可以把产品原型视为产品设计草图和模具,做餐饮的可以把产品原型视为菜品小样,总之,我觉得对产品原型理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麻雀”,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最小的成本,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或模拟出产品效果,这就是做产品原型的目的。

  目前,惢客正处在0.6阶段,我个人的体会是,越往上爬,难度系数和风险指数就越大,而且是指数级放大。在这个阶段,我最大的感受是两个字:“煎熬”,不是小火慢熬,而是大火煎熬。煎的是钱,熬的是效果。如果钱煎没了,产品原型没有熬出来或效果不满意,那么你的创业之路就到此止步了。

  看到这里,您也许会问,做产品原型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有三个:

  第一、梳理逻辑。

  想是一回事儿,做又是另一回事儿。我的最大感触就是冰山眼光逻辑,就是你能想到的都是冰山在水面上的小尖,而一旦做起来,就会发现水面下还有一座巨大的冰山。

  第二、降低试错成本风险。

  产品原型就像是沙盘推演,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用最小的成本,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或模拟出产品效果。

  第三、寻找投资。

  有了产品原型,你可以更加直观的告诉投资人,如何你出钱,你就会看到这样一个产品。

  写到这里,我分享的创业从0到1的十个阶段就先告一段落了。因为惢客正处在0.6阶段,后面的阶段还没有经历,创业感悟更无从谈起。如果未来惢客进入到0.7阶段或继续爬入1.0阶段,我再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感悟。如果惢客在0.6阶段就失败了,那么,很遗憾,关于这个话题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

  之所以,在日记中分享创业从0到1的十个阶段,是因为,在中国,一谈到创业,大家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管是创业导师,还是创业孵化或教育机构,很少有人给创业做一个阶段上的量化,给创业者做一个清晰的定位,更无法告诉创业者你下一步要做什么。

  大家都是一上来就是你的想法如何不靠谱,你的团队如何不给力,你的盈利模式如何不清晰,你的天花板如何如何的低,这种否定性的评价对创业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种方式,光说你不行,却不说你该怎样做才行。

  其实,真正做过创业的人,都知道,很多情况下不是当初都像诸葛亮一样把天下都能想明白,更多的都是干出来的。腾迅刚开始是全员否定游戏的,后来才发现自己是错的。微信也不是当初大家都看好的,也是后来一点点干起来的。

  最后,分享下今天日记的感悟,也是马云谈与孙正义共识的一段话:“一个方案是‘一流的点子,三流的实施’,另一个方案是‘一流的实施,三流的点子’,哪个好?我们共同选择‘一流的实施,三流的点子’。”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


《惢客创业日记》2018.12.28(周五)创业从0到1的10个阶段(七)_分享_02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