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环境介绍
准备在公司搭建一个yum私有仓库,为一些不能上网的linux服务器提供yum源,解决依赖问题。
给这个yum仓库服务器从浪潮存储分配40T的硬盘空间,yum仓库服务器目前为windows服务器,先用windows识别到存储空间,再将windows服务器更换成linux服务器,作为yum仓库服务器。在搭建完成这个实验,我们需要了解很多知识,磁盘知识、RAID知识等。且听我细细道来。
服务器为IMB X3650;光纤交换机为2台博科;存储为浪潮的A5600,搭配2个控制器,多个扩展柜。
2.硬盘知识
2.1硬盘的接口
硬盘的接口类型决定了硬盘的传输速度,接口类型有SATA、SCSI、PCI-E....
SATA接口:一般用于台式机硬盘的接口,传输速度慢,但是便宜。
SCSI:接口性能好,但是价格高,所以被淘汰。
SCSI和SATA结合出现了SAS:一般用于服务器,价格便宜,性能又高。相对于SCSI和SATA。
PCI-E:起初给网卡和显卡来用,因为是比SAS性能更高的接口。所以后用到了台式机和服务器的固态硬盘上。
后来也开发出基于PCI-E协议的,m.2和nvme固态硬盘的接口给笔记本和部分台式机。
2.2 硬盘物理内部
硬盘内部,由多个或者一个磁盘(图里光盘的样子),磁头...组成。
磁道:磁盘上的圆环区域,最外面是0磁道。扇区:磁盘最小的存储单位,默认是256byte,扇区编号一般从数字1开始。
磁头:用来从磁盘上读写数据,从边缘向中心来回移动,磁盘转动,就能把磁盘上所有的数据读到。
柱面:不同磁盘的盘面,相同磁道组成。存储数据是按照柱面来存储的。
2.3硬盘软层面
inode block
2.4 RAID
一块硬盘的空间有限,如果需要大的空间的时候,比如20T,很少有20T的硬盘让我们存数据,如果我们存的数据还特别重要,防止硬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引入RAID概念,扩充容量,并且硬盘故障数据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