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


1.摄像机架设三原则

经过六年多的各种实践,进出了二十多个监狱,到十多个城市做过城市的监控调研,最后在2009年,青润总结出了一套摄像机架设的原则,现再次陈列如下:

1、         监控和抓拍要区分;

2、         监控入口而不是出口;

3、         摄像机自身安全要保证。

下面进行详细阐述说明。

1.1      监控抓拍要区分

监控是进行大范围场景录像的摄像机,每个人占用的信息很小,主要是获取人的动作、人与其他之间的互动等信息。

抓拍摄像机是进行身份认证的,包括对车辆车牌的抓拍,人的服装和面部细节的抓拍,动作的细节抓拍等等,对具体的目标进行认定或者对动作进行细节分析,以免再监控场景下出现错误的识别。

这是监控的视频帧: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身份认证

抓拍的视频帧: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身份认证_02

下面就是监控与抓拍融合后的效果,拍摄的车牌部分用的就是抓拍的视频帧: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建模_03

高层楼房建模效果如下: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身份认证_04

细节图在这里: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变焦_05

一般情况下多个监控摄像机只需要配备一个抓拍摄像机,因为抓拍摄像机一般是动态高速球机,动态高速球机造价较高,而监控摄像机只需要采购不需要变焦的定焦枪机即可,这就极大的降低了造价成本。

在2006年4月深圳市宝安区某位刑警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如何架设他们区即将部署的6万部动态高速球机,每部造价2万人民币,总造价12亿人民币,经过我的询问和分析后,我给他的建议是全部换成定焦枪机,当时造价2000元人民币,然后每三到五部定焦枪机之间加装一部动态高速球机,最后粗略估算,达到同样的覆盖效果,只需要不到5亿人民币的投入。而且定焦枪机的寿命是动态高速球机的两倍以上,原因大家都可以知道,因为无需变焦结构,使用寿命就可以延长了。可惜,他做不了主,我也没有能力让深圳市政府听到我作为中科院研究人员的建议。

1.2      入口而不是出口

入口的监控就是摄像机对着入口进入的空间,让人的正面面对着摄像机,这时候,才能抓取到可以进行身份认定的信息,比如面部信息或者服装的细节(一般人的服装中,前面比后面的细节更多,可以作为辅助身份认定的一些支撑)。人在第一次进入一个入口的时候一定会对周围环境进行关注,这时候,容易被摄像机抓拍到面部的细节,而第二次来或者离开的时候,则因为路面环境已经经历过一次,就有可能可以通过遮挡动作来避免可以被认证抓拍的部位被捕获而被识别出来。

下面这叫做拍摄入口: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变焦_06

下面这种是拍摄出口:

对于同样的入口,拍摄位置角度不同,就会定义为不同的出口或者入口。模型展现是这样的,出口拍摄模式看到的照片是这样的: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身份认证_07

下面就是入口拍摄模式看到的照片:

1、室内向外拍摄的入口拍摄模式: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身份认证_08

2、室外向外拍摄的入口拍摄模式:

左侧拍摄: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建模_09

右侧拍摄: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建模_10

对于较为宽大的入口的室外拍摄,至少包括上面两种,否则就会出现有人进入,你无法获取他正面足够清晰的照片的问题。

上面都是监控摄像机的拍摄,抓拍摄像机的照片将会是这样的: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建模_11

或者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建模_12

以及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建模_13

以及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建模_14

这样的抓拍和监控的配合才是合格的。

1.3      摄像机自身安全要保证

每部摄像机都要在另一个摄像机的有效监控范围内。

摄像机自身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不能被外部,因此架设的时候,需要考虑相互的监控覆盖,避免受到单个而失去效果。下面这样的架设就是无效的,因为根本看不到对面的摄像机的细节情况: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身份认证_15

应该修订为: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建模_16

两部摄像机之间的关系是:

平安城市摄像机部署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3)_身份认证_17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