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yyds干货盘点#CCNA学习记录9

IP报头包含如下字段。


版本:IP版本号。


报头长度:报头的长度,单位为32位字。


优先级和服务类型:服务类型指出应如何处理数据报。前3位为优先级位,当前称为区分服务位。


总长度:整个分组的长度,包括报头和数据。


标识:唯一的IP分组值,用于区分不同的数据报。


标志:指出是否进行了分段。


分段偏移:在分组太大,无法放入一个帧中时,提供了分段和重组功能。它还使得因特网上可有不同的MTU(MaximumTransmissionUnit,最大传输单元)。


存活时间:生成分组时给它指定的存活时间。如果分组到达目的地之前TTL就已到期,分组将被丢弃。这可避免IP分组因寻找目的地不断在网络中传输。


协议:上层协议的端口(TCP为端口6,UDP为端口7)。还支持网络层协议,如ARP和ICMP(在有些分析器中,该字段称为类型字段)。稍后我们将更详细地讨论该字段。


报头校验和:对报头执行CRC的结果。


源IP地址:发送方的32位IP地址。


目标IP地址:接收方的32位IP地址。


选项:用于网络测试、调试、安全等。


数据:位于选项字段后,为上层数据。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