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顺序
1、 定义任务优先级
安排优先级提高性能,定义了项目的生命周期,在不同阶段执行不同任务。
- will-finish-launching:当应用程序完成基础的启动的时候被触发
- ready:当 Electron 完成初始化时被触发,只触发一次
- window-all-closed:当所有的窗口都被关闭时触发
- before-quit:在程序关闭窗口前发信号。 调用 event.preventDefault() 将阻止终止应用程序的默认行为。
- will-quit:当所有窗口被关闭后触发,同时应用程序将退出
2、idleCallback
window.requestIdleCallback() 方法,在浏览器的空闲时段内执行
3、延迟加载模块
在一些模块只有在某些事件触发的时候才会被使用到,那就没必要在app启动的时候加载
// 旧代码
const xxx = require('xxx')
export function exec() {
xxx()
}
export function exec() {
const xxx = require('xxx')
xxx()
}
这样在执行exec方法的时候,才会加载xxx模块
更高效的 dom 访问接口
使用更高效的 dom 访问接口,提升页面渲染速度
进程通信
1、remote
remote是同步的,基于同步的IPC,且没有缓存,每次都会从主进程中获取最新的值,确保取到的值是最新的
2、封装IPC库
- 搞成异步的
- 消息合并,合并事件推送,批量传递
- 序列化,将JSON序列化后传递;electron内部序列化稍微复杂,会处理如Buffer等特殊类型
- 一致化、简单易用的api
打包
…
参考:
官方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