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IPv6过渡技术概述

菜菜捞捞 2023-04-21 阅读 119

IPv6过渡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协议转换技术。

1、双栈技术

双栈技术(dual-stack)是使网络中的节点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栈的技术,其中源节点根据目的节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协议栈,而网络设备根据报文的协议类型选择不同的协议栈进行处理和转发。连接双栈网络的接口必须同时配置IPv4地址和IPv6地址。双栈技术是IPv6过渡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隧道技术和协议转换技术的实现也需要双栈技术的支持。

2、隧道技术

隧道技术(tunnel)是一种封装技术。它利用一种网络协议来传输另一种网络协议,即利用一种网络传输协议,将其他协议产生的数据报文封装在自身的报文中,然后在网络中传输。隧道是一个虚拟的点对点连接。一个隧道提供了一条使封装的数据报文能够传输的通路,并且在一个隧道的两端可以分别对数据报文进行封装及解封装。隧道技术就是指包括数据封装、传输和解封装在内的全过程。隧道技术是IPv4向IPv6过渡的一个重要手段。

3、协议转换技术

协议转换技术也称为地址转换技术,在以往的IPv4网络中,可通过NAT技术把内网中的私有IPv4地址转换成公网IPv4地址。正是因为NAT使用得太成功,导致IPv4地址短缺显得没那么迫切,由此延缓了IPv6的实现步伐。本章要介绍的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NAT-PT),这是一种可以让纯IPv6网络和纯IPv4网络相互通信的过渡机制。NAT-PT主要是利用NAT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相互转换。通过使用NAT-PT,用户无须对现有的IPv4网络进行任何改变,就能实现IPv6网络和IPv4网络的相互通信。

NAT-PT和NAT64都是有状态的协议转换技术,后面要介绍的IVI(IV是罗马数字4,VI是罗马数字6,IVI即是IPv4和IPv6转换技术)是无状态的协议转换技术。所谓的有状态和无状态,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在无状态地址转换时,IPv4地址和IPv6地址存在紧密关系,通过某种映射算法来唯一确定,同一个地址在任何时间转换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转换设备(防火墙或路由器等协议转换设备)不需要记录任何会话信息(会话映射表),仅需要维护映射算法即可。在有状态地址转换时,IPv4地址和IPv6地址不存在固定关系,需要根据目前的使用状态选择可用地址和端口进行映射,同一个地址在不同时间转换后的结果不一定相同,转换设备需要记录用户转换时的会话信息。简而言之,如果转换设备需要记录地址转换前后的映射情况即为有状态转换,反之为无状态转换。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