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Enhanced Wireless Network via Joint Active and Passive Beamforming

phpworkerman 2022-03-16 阅读 108
网络

Abstract

智能反射面(IRS)包含有大量的低成本无源器件,每个无源器件都可以独立的将入射信号反射出去,并且调节其相位,从而合起来实现三维无源波束赋形,而不需要射频(RF)传输链路。本文研究了IRS辅助下单蜂窝无线网络,其中IRS部署在一个多天线接入点(AP)和多个单天线用户之间,支持其间传输。通过联合优化有源天线阵列的传输端波束赋形和IRS的无源移相器的反射端波束赋形,来最小化总传输功率,约束条件是用户个人的信干噪比(SINR)。进一步我们考虑了当IRS反射器件趋近无穷大时,其IRS无源波束赋形的极限情况,并且将其与传统有源波束赋形/中继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IRS辅助的MIMO系统相对于没使用IRS的大规模MIMO系统,可以在有源天线/射频链路显著减小的情况下,实现同等的传输速率。

Introduction

背景

为实现针对到来的5G网络下至少1000亿设备实现1000倍网络容量的增加以及无处不在的无线连接,在上个十年,人们提出了许多无线技术,主要包括超密集网络(UDN),大规模MIMO和毫米波通信。然而网络的能效和硬件成本仍然是实际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IRS介绍

IRS是一个平面阵列,包含有大量的可重构无源器件(即低成本印刷二极管),每个器件都可以独立的针对入射信号产生一个特定的相移(由相连的智能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合起来改变反射信号传输。通过IRS所有无源器件智能的调节相移,反射信号既可以与其他路径的信号在预期接收机处相干叠加,也可以在非预期接收机处进行相消叠加,从而减少干扰、提高安全性/隐私性。

IRS与AF对比

  1. 放大转发(AF)中继通过放大和再生信号来协助源-目的地传输。IRS不需要传输模块,只需要作为一个无源阵列反射接收信号,因此IRS没有传输功率损耗。
  2. 有源AF中继通常以半双工(HD)模式工作,因此频谱效率方面要比全双工(FD)模式工作的IRS低。尽管AF中继也能工作于FD,但是这将会使其不可避免的受到自身严重的干扰,从而需要有效的干扰消除技术。

IRS与反向散射通信对比

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反向散射通信,需要通过发送者接发送信号之后反射回来的信号,来实现与接收者通信。IRS主要用于增强现有的通信链路性能,而不是通过反射来传递自己的信息。因此在反向散射通信中,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直接链路,是意外干扰,需要在接收者处进行消除。而在IRS增强的通信中,直接链路信号和反射链路信号承载着相同的有用信息,因此可以在接收者处相干叠加,最大化接收功率。

IRS和大规模MIMO对比

IRS和大规模MIMO相比,阵列架构(无源vs有源),运行机制(反射vs传输)

技术运行机制双工所需RF链路个数硬件成本能耗作用
IRS无源,反射全双工0协助者
反向散射通信无源,反射全双工0非常低非常低
MIMO 中继有源,接收和发送半/全双工N协助者
大规模MIMO有源,发送/接收半/全双工N非常高非常高源/目的

从实施角度来看,IRS有许多吸引人的优点,例如低剖面,重量轻,几何共形,从而使得其容易被贴/移动到墙面/天花板上,提供了实际部署的高可行性。例如,在有接入点(AP)/基站(BS)的视距传输(LoS)内,将IRS部署在墙面/天花板上,在IRS附近的信号强度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另外,将IRS集成到现有网络中(例如蜂窝网络或者WiFi),可以对用户透明,即不需要改变任何用户设备的软硬件情况。上述这些特点使得IFS成为一项针对于未来无线网络的令人信服的新技术,尤其是在室内高密度用户的应用(例如礼堂、购物广场、展览中心、机场等等)。

本文工作

模型

本文考虑IRS辅助的单蜂窝多用户多输入单输出(MISO)通信系统,AP是单个多天线,用户是多个单天线。考虑特殊情况:没有任何干扰的单用户传输,当AP-user链路明显强于AP-IRS链路时,AP应该将波束直接打向用户,如果是AP-user链路被障碍物挡住了,AP应该将其波束调整为朝向IRS,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其反射信号来服务用户。
此外,在多用户设置下,一个IRS辅助系统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单用户情况下所需信号的波束赋形和多用户之间的空间干扰抑制。一个临近IRS的用户相比于距离IRS较远的用户而言,预计将会能够承受更多来自AP端的干扰。这是由于IRS的相移可以进行调节,从而被IRS反射的干扰可以与临近用户的AP-user链路进行相消,以抑制其整体接收干扰。因此,这为在AP处设计发射波束成形以服务于IRS覆盖区域之外的其他用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从而提高系统中所有用户的SINR性能。因此,AP处的发射波束赋形需要与基于AP-IRS,IRS-users和AP-users的IRS相移进行联合设计,从而得到充分的网络波束赋形增益。

难题

非凸SINR约束和由无源移相器产生的信号单位模数约束(signal unit-modulus constraints)。即使之前研究了恒定包络预编码和混合数字/模拟处理,这些设计主要受限于发送端或接收端,并不适用于设计AP的有源波束赋形和IRS的无源波束赋形联合优化。

解决方法

  1. 考虑单用户场景,应用半正定松弛(SDR)技术来获得一个高质量近似解和一个最优值的下届,从而进行对于近似解松弛度?(tightness)的估计。为了降低计算的复杂度,提出了一个基于相移和传输波束赋形向量交替优化的高效算法,最优解通过固定对方值的闭式解得出。
  2. 将单用户场景扩展为多用户场景,提出了两个算法来获得能够权衡性能与复杂度的次优解。

仿真结果

  1. 与传统在单用户和多用户设置中均不使用IRS情况的设置相比,部署IRS可以显著降低在AP处为满足用户SINR目标所需的发射功率。
  2. 对于临近IRS的但用户而言,当反射元素个数N非常大的时候,AP的传输功率随着N的增加而降低,数量级大约为 N 2 N^2 N2

系统模型和问题表述

系统建模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