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服务市场背景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电商企业的服务市场。我们常说的企业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一般的企业。但是不同的行业对于企业级别的服务要求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餐饮行业可能都需要订餐管理服务;制造业可能强依赖考勤打卡服务;医疗行业可能需要医疗管理系统。
那么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一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呢?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是千亿级的市场,而背后对应的商家服务在什么样的一个交易量级呢?
电商这个概念应该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毕竟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息息相关了。比如我们常见的淘宝,京东,拼多多,亚马逊等等。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登陆到这些平台购物下单就可以等待货到了。但是对于商家来说,用户下单支付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比如在售前就需要有大量的客服来回答消费者的问题。
在售中的时候,需要客服来处理订单。还要完成发货处理。
在售后的时候需要处理用户的退款申请。以及接收退货。
在每个月或者季度的时候,要出汇总的订单和货物的报表。
在促销季节的时候要通知用户,比如购物节,促销活动。
因此,有大量的需求,就意味着存在服务方,来满足这些如日中天的电商企业。这就是电商服务市场的诞生前提。
电商企业服务市场起源
电商比较知名的工具或者软件已经比较成熟了。基本上是伴随着整个电商平台的繁荣而繁荣。
比如当淘宝刚成立的时候,商家就频繁的手工发货。就诞生了订单管理工具的诉求。商家需要定期的做活动,所以就诞生了优惠券营销的需求。有大量的客户需要持续运营,就诞生了客户管理的需求。当店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装修店铺,因此也就有了店铺装修的需求。对于一些非常大的公司,想正规化自己的运营,就有了运营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就会有对应的服务商来提供服务。因此基于这个情况,大部分电商平台都提供了商家服务市场。淘宝就叫服务市场。京东的名字叫京东服务市场。
当然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京东服务市场涨的几乎和淘宝市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当然,刚查了下拼多多服务市场,三者长得几乎都一样。不得不说,电商产品经理真是好做,抄就完了。
我在淘宝服务市场从事里面的交易模块的开发,大概近三年。因此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了解淘宝服务市场的。
服务市场主要业务
淘宝服务市场主要的业务有几大块,第一块,也是最大规模的就是工具类服务。另外就是代运营服务、客服外包业务、威客市场。最后就是一个图片摄影市场。
据同事说,淘宝服务市场诞生了十个以上的做企业服务的上市企业。
工具类的服务的话,主要是为绕着电商订单和客户。工具类的诞生是最早的,当整个电商行业野蛮发展的时候,电商商家最需要的就是订单类工具,比如促销、店铺管理、评论管理等工具。
这类工具是天然可以给客户提升GMV和效率,实实在在解决客户当前的各种痛点。
代运营的话,主要是市场的特色业务,用于解决更大电商企业的痛点,也是整个行业进一步精细化发展导致的。
客服外包,主要是电商发展了一定阶段后,有很多超大的组织就有需求,把客服业务外包出去。让专门的团队来承接自己的客服业务。
网上有一个段子,就是说你以为你在调戏中国移动的客服妹子。际上你只是调戏某些客服外包公司的妹子而已。
代运营服务也是整个电商行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产生的。主要就是很多知名品牌把自己的电商业务直接全部外包给其他专门做店铺运营的来处理。这些品牌就专注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把整个店铺销售,售后全部外包给代运营公司。代运营公司一般根据业务的情况收取基础运营费用,再加上提成费用。比如基础固定费用之外,根据自己的线上售卖情况提取2%或者5%的利润。
这个是目前相对来说已经非常稳定的一块业务了。这块代运营业务发展的已经比较大了,而且不仅仅可以支持淘宝的业务,也可以支持拼多多,京东的业务。
威客市场其实跟猪八戒非常相似,就是做一些外包业务。但是由于威客市场只是在电商服务的场域内,所以相对来说受众面也比较小。基本上就是电商相关的一些外包业务,比如图片设计,LOGO定制,法务咨询等等。
最后一类就是图片摄影市场。这块也主要由于电商的店铺宝贝需要大量的图片和模特。因此也就催生了这样的一类需求。淘宝商家可以把自己的商品发给专门的摄影师,然后由摄影师来拍照各个符合角度的样品的照片。
另外对于服装类来说,一般这些公司还提供模特。可以拍摄很多不同类型的模特穿着样品的照片。
很多小的商家其实很难拍摄出专业的照片或者请到非常专业的模特。借助图片摄影外包业务就可以用非常低的价格拍摄照片和模特。
后面随着整个VR和AR市场的繁荣。图片摄影市场也成立了相关的业务就是给淘宝的卖家制作VR性质的商品详情。当然这个业务也随着VR和AR没有一个真正广泛实际落地的应用场景,所以这个规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众,并没有太多人去使用。
服务市场的诅咒
在整个电商业务发展到瓶颈期的时候,对应的企业服务市场也基本上到了一个天花板。
对于淘宝商家服务市场和京东服务市场来说,最大的利好一直是淘宝和京东的域内。当然,最大的利好也会变成了最难打破的枷锁。
即淘宝商家服务市场和京东服务市场,很难打破整个电商的圈。所以对于这些服务市场来说,想做成通用的企业服务市场就非常困难。一直无法形成通用服务市场的心智。
即除了电商的客户会过来购买服务以外,非电商的客户很难能够到服务市场来购买他所需要的服务。
这里面就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即创新困境,有本书有过详细的介绍,《创新者的窘境》。对于淘宝服务市场或京东服务市场平台来说,由于客户也基本上是电商的客户。整个团队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服务电商客户,因此就更难突破现在的困境去服务通用的企业。
从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企业基因学来说,就可以说淘宝电商平台和京东企业服务市场他就不具备通用企业服务的基因。
我在的时候,淘宝服务市场就搞了几场“出淘”的战役,但是都没能真正走出淘宝的框架。
因此相信淘宝服务市场和京东服务市场也花了很多精力想去做通用企业服务市场,但是结果我相信应该会非常明显。因此这些企业服务市场不仅没能发展出通用的企业市场,还坐看抖音服务市场、快手服务市场、拼多多服务市场茁壮成长。
服务市场的迁移
从竞争者的角度来说,一旦电商的市场发生了转移,则这个电商平台上面的企业服务也势必会发生转移。可以说电商企业迁移到哪里,哪里就能形成服务这些企业的服务市场。
目前比较火热的短视频电商平台,比如说抖音电商和快手电商。这两家电商平台的崛起就势必会形成抖音服务市场和快手服务市场。
由于这两类服务市场天然的会和其客户打通。比如提供短视频的外包服务,短视频的运营服务,这就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些优势也是淘宝服务平台和京东服务平台所不具备的特色服务。因此对于商家来说,在电商平台入住购买服务就成为了非常流畅的闭环。
所以短期来看,淘宝服务市场和京东服务市场流量一定会逐渐下跌。而相反,抖音服务市场和快手服务市场等垂类电商则会大面积增长。这一批下跌和增长也主要来自于同样的商家转移。
通用服务市场的未来
当然从长期来看,抖音服务市场和快手服上也会碰到同样的难题。因此我判断一个通用型的服务市场一定不会从电商平台做大做强。
相反我更看好像协同工具类的应用,比如说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在这些应用的服务市场上来说,可能还能做出真正的通用服务市场。
当然对于这种oa系统工具来说,可能更专注于通用企业的服务市场,对于垂直类行业可能覆盖面还是相对来说会比较弱。
对于某些线上企业来说,集成度可能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比如,在淘宝服务市场购买优惠券营销工具,直接就可以生成店铺的优惠券活动;在抖音服务市场购买工具,直接可以在店铺使用,这个是任何其他平台上的企业服务工具都不具备能力。
因此长期来看,应该会存在几个大型通用的企业服务市场+众多垂直类的行业服务市场。